(流派)自力宗之对。劝他力往生之宗旨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五事真俗分别】 p0277 瑜伽七十二卷六页云:问:相、当言世俗有?当言胜义有?答:当言世俗有。由二因缘故。一、...迦絺那,梵语 kathina。又作迦郄那衣、羯耻那衣。旧译作赏善罚恶衣。意译坚衣、功德衣。此乃夏安居终了之后,凡四、...(经名)具名大方广曼殊室利经观自在多罗菩萨仪轨经,一卷,唐不空译。多罗菩萨之仪轨也。密教之金刚萨埵,即显教所...年满二十岁之后才能受持比丘的具足戒。...【共不共学处殊胜】 p0627 摄论三卷四页云:共不共学处殊胜者:谓诸菩萨,一切性罪,不现行故;与声闻共。相似...(杂语)名利智聪明之人。所谓解先陀婆密语之人也。法华经科注八曰:世有天机高妙领宫在前号先陀客。...许多的有。众生的果报叫做有,有有三有、九有、二十五有等的分别。...为亡人资福,称为冥资。譬如在亲友死亡之日,延请法师宣讲佛法、做法事等。 p4056...(术语)Sattya,又作萨底也。译曰谛。真实之义。大日经疏七曰:梵云萨跢也,此翻为谛。谛谓如诸法真相,而知不倒不...谓声闻之人,畏怖世间生死轮回之苦,乐着涅槃,反为证佛果之障碍。涅槃宗要(大三八·二四六上):“声闻畏苦,障于...(术语)十善之一。两舌者,向两边说是非而使相斗诤也。...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三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四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五 慈悲道场忏法卷...
百丈禅师的从林二十法则中说:从林以无事为兴盛,修行以念佛为稳当。精进以持戒为第一。精进以持戒为第一被排到第三...
问: 怎样才算真信切愿?是不是不必身劳形苦的念佛,也可以往生?看到法师念佛时很享受,可是弟子怎么觉得安住在佛...
有道友问:自己从事股票业多年,感觉不务正业,但生活逼迫,却也无法放手。不知如何。 这就扯到对钱的看法的问题。...
为何要修地藏法门? 首先,就是许多大师都提倡大家要修地藏经与地藏法门。像净土宗的莲池大师曾经闭关修学地藏占察...
问: 往生与否,关键看这个人是否在具足信愿的条件下念佛。那么如果一个人在平时,因生起过猛利的厌离心和欣求极乐...
有位天人天福享尽时,五衰现前,自知不久将亡。第一,他头上戴的冠花自然枯萎;第二,颈中的光芒不再;第三,身形消...说起刘宏来,大家都很羡慕。大学毕业后就进入银行工作,工作几年后当上了信贷科长,收入优厚,总是被人求着,捧着;...问: 法师,对于初学者,尤其是想修净土的人请您给一些建议。 宏海法师答: 学佛讲解行并进。解的过程,就是我们对...
他力宗
【佛学大辞典】
上篇:他力 | 下篇:他力念佛 |
无我相者,谓如我论者,所立我相蕴界处非此相,由蕴界处我相无故,名无我相我论外道计度诸行为我,彼诸行非此相故名...
五事真俗分别
迦絺那衣
曼殊室利经
年满受具
共不共学处殊胜
先陀客
群有
冥资
萨跢也
声闻畏苦障
不两舌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大藏经】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藏经】【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精进以持戒为第一

念佛控制不住念头该怎么办

福报是用来修行的,不是用来享受

修学地藏经跟地藏法门的原因

曾经信愿持名,后来退转不念了能否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