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善恶美丑之现于身上者。又,身口所作之现于外者。毗尼义钞上之一曰:“内德既异,外相亦异。”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为密教现图胎藏界曼荼罗十二大院之一。位于西方第三重,即虚空藏院下方。苏悉地(梵 susiddhi)为妙成就之义,标示...【得此道清净】 p0995 世亲释五卷四页云:得此道清净者:谓能得此真如圣道、卽是清净。谓念住等菩提分法、及以一切...【柔和】 p0888 瑜伽二十五卷二十二页云:云何柔和?谓如有一,于大师等,具足成就慈愍身业;具足成就慈愍语业...【二分家】 唯识宗立识体四分,难陀论师主张心识二分说,以由识体生起认识作用的见分,和被认识的相分。另有安慧的...(佛名)私呵摩提佛之略称。...(一)梵名 Kumbīra。又作鸠鞭罗、金毗罗、宫毗罗。意译作蛟。即蛟龙,指有鳞之龙。[玄应音义卷五、大唐西域记卷七...(流派)印度之外道,以虚空为万物之真因者。或作因力论师,恐是写误。外道小乘,涅槃论曰:外道口力论师说,虚空是...行事钞·足数众相篇:“初明是净僧,相违故不足者,四分,不足数中,所为作羯磨人、神足在空、隐没、离见闻处、别住...【有学慧】 p0541 瑜伽八十三卷六页云:有学慧者:如理作意;复能引发心善解脱,慧善解脱。又于后时,诸有学慧...为唐代马祖道一(709~788)所作之偈。马祖得南岳怀让之法后,于江西一带弘扬禅旨,主张“平常心是道”、“即心是佛...十真如之一。为菩萨于第九善慧地中,断利他中不欲行障所证得之真如。证此真如则于四无碍智得自在,故称智自在所依真...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一时佛在王舍国鹞山中。时,与五百应仪、菩萨千人共坐。中有...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一切皆是尊宿声闻众望所识大阿罗汉,...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玄堂,正觉之实称,众经之渊镜,万流之宗极。其为体也,妙存有...
身为一个菩萨,我们要处理两件事情:第一个处理自己内心的问题;第二个处理外在众生的问题,你跟众生要怎么样保持互...
念佛之人,不可涉于禅家参究一路。以参究者,均不注重于信愿求生。纵然念佛,只注重看念佛的是谁,以求开悟而已。若...一处山城里住著一位大地主,他娶了很年轻的太太,并生了一个孩子。大地主想:我年纪大了,太太还这么年轻,万一我过...我们常常说,「受戒容易守戒难」,对一般人而言,确是事实。不过,能发心受戒,已经很不错了,最怕是犯错而不知悔改...
【解脱宝所依。福海具精进。悲意乐聪敏。救苦诸有情。】 把解脱形容得像宝一样,地藏菩萨是一切解脱宝所依赖的。地...
历代开悟而没有了生死的,他就必然要轮转。有可靠的资料来证明,一些大禅师,他们最后投生的身份。五祖戒禅师,一转...
甲午十二月十有三日,菩萨戒弟子智旭,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观世音、大势至、清净海众及十方三世一切三宝。痛...世间现象是相对的,有空间的,有超空间的;有生物,有非生物;有物质,有非物质;有有形体的,有没有形体的。这是相...
外相
【佛学大辞典】
上篇:外金刚部会曼荼罗 | 下篇:外相十二 |
(杂语)受十戒,能住持之而不犯之法师,尊称之曰十戒持律之法体。法体与法师同。...
苏悉地院
得此道清净
柔和
二分家
私呵提佛
俱毗罗
口力论师
不足数四分六人缘不足
有学慧
莫归乡偈
智自在所依真如
【大藏经】六度集经
【大藏经】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大藏经】大般涅槃经

面对很多的众生,你用什么心态来面对

专修净业,自得心开
寻宝
受戒容易守戒难

资生资具,地藏菩萨可以满足你的愿

惑业未尽的高僧也难出轮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