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对于无为解脱而言。又名无学支。即无学之胜解也。胜解为大地法之心所,故为有为,有为法之胜解起于无学之果体,故云有为解脱。见毗婆沙论二十八,俱舍论二十五。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建立】 p0872 此说静虑等之建立。瑜伽四十九卷十八页云:又卽如是诸静虑等种种引发假立名字,随其色类,如应...【二种退】 p0022 瑜伽五十一卷十九页云:问如世尊言:我说阿罗汉苾刍,于四种增上心法现法安乐住中,随一而退...(术语)无上正等正觉之简称。谓佛之悟也。无过于此之悟,故云无上,离偏邪故云正,悟真理故云觉。梵语阿耨多罗三藐...【五事世间出世间等分别】 p0288 瑜伽七十二卷十二页云:问:如是五事,几世间?几出世间?答:三、是世间。真如、...(术语)观十二因缘觉悟真空之理之教法。三乘之一。...(术语)别业所感各人殊别之果报也。同在人间而贫富寿夭等之差别是也。往生论注下曰:众生为别报之体,国土为共报之...(人名)梵音Sujāta,王舍城长者之子。又云尸加罗越Sīgālo,佛对之说六方礼之法。见善生经。...舍财宝等外物。即以慈悲而无贪吝之心,布施王位、福乐、财宝等身外之物予有德或贫困之人。此属菩萨所修习十种施舍行...(职位)司锅釜类者。禅林之役名。...禅宗公案名。系叙述唐末僧疏山匡仁先后参谒长庆大安、婺州(浙江)明招德谦(德山宣鉴之曾孙,以左眼失明,故称独眼...(术语)梵语室罗摩拏洛迦三跋罗Śramaneraka-samvara,正翻勤策拥护。室罗摩拏洛迦(旧曰沙弥)者勤策。三跋罗者拥...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土法门单刀直入、直指众生以念佛心入佛知见。信愿持名,乘托阿弥...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八大人觉经...
一、惭愧的意义 惭愧,是惭与愧的并称,即对已犯的错误生起羞耻或内疚之心。《俱舍论》云:自省所造之罪恶而感羞耻...
【阿难见佛,顶礼悲泣,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殷勤启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
凡诵经、持咒、礼拜、忏悔,及救灾、济贫,种种慈善功德,皆须回向往生西方,切不可求来生人天福报。一有此心,便无...
那年从峨眉山跟随虚云老和尚时我十五岁,一心想跟他老人家学点东西。老和尚待我就象疼自己的孩子一样。无论走到哪儿...
我提倡念《地藏经》也有我的原因 我提倡念《地藏经》也有我的原因的。我们众生造的业太多了,都是下地狱业,先念念...宗教导师们总认为人类的幸福,并不在于感官上的满足与热情,或者充分的物质享受,这个事实与人类经验互相吻合。即使...问: 受五戒以后可以吃五辛吗? 大安法师答: 受五戒,里面倒没有说五辛的问题,菩萨戒里面说了。作为佛弟子,我们...问: 如何理解彻悟大师以摄心专注而念,为下手方便一句此处的摄心? 大安法师答: 这句话已经把如何摄心告诉我们了...
有为解脱
【佛学大辞典】
上篇:有为无漏 | 下篇:有无 |
指守护般若经及其持诵者之十六尊夜叉善神。又作十六神王、十六夜叉神、十六大药叉将、般若十六善神、般若守护十六善...
建立
二种退
无上正觉
五事世间出世间等分别
缘觉乘
别报
善生
外舍
锅头
疏山有句无句
勤策律仪
【大藏经】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大藏经】【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惭愧心与七圣财

把文字转成心中的光明

念佛人一有此心,便无往生之分

圣安法师与虚云老和尚朝山奇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