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又作无漏有为。有为而通于无漏之法。即胜义对法,四谛中之道谛也。有二十九法。第六识心王,道共戒之无表,大善地法之十法,大地法之十法,寻,伺,得及四相是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慈恩之唯识论枢要,惠沼之唯识了义灯,智周之唯识论演秘也。...火中生莲华,比喻希有之事。表示菩萨之妙用,虽受五欲,亦复行禅,于此等相逆之行中尚能出没自在,变幻莫测,恰如火...(名数)五种之谛。谓因果等五种之理,真实不虚也。瑜伽师地论第四十六所谓或立五谛:一因谛,二果谛,三智谛,四境...谓作教相判释,当于判释中,摄尽一切教而无所缺遗,若未能摄尽,即成过失。 p6849...【远行地】 修唯识行,于第四修习位中十地的第七位。此位菩萨,善修无相行,不起功用,远出过世间二乘出世间道。如...求取正觉成佛的心。...【法身甚深相有十二种】 p0766 摄论三卷十九页云:应知如是所说甚深、有十二种。谓生住业住甚深,安立数业甚深...【于善喜足】 p0748 集异门论二卷十六页云:于善喜足者:如有一类,唯得少戒,便生喜足,唯得少禁,便生喜足,...(菩萨)Vajrakarma,金刚界三十七尊中,北方不空成就如来四亲近菩萨之一。司如来事业之德。梵语羯磨,译言业。秘藏...【弗把提】 此云天华。...(杂语)犹言斋僧。旧唐书曰:懿宗奉佛太过,常于禁中饭僧,亲为赞呗。...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漏已尽,神通明达。诸众圣其名曰:尊者阿难,...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来会第五之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晚课蒙山施食仪...
安住当下,守一不移,一念不生,灵光独耀。这一十六字,就是修习生活禅的基本方法,基本次第。这一十六字,究竟怎么...
古人常说: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什么叫开悟呢?从佛法的角度,我们每一个人在没有经过佛法教育之前,我们是活在...
在大乘教和小乘教当中,这部《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属于大乘的顿教。顿教里面也包括圆顿之教。 为什么这部《观经》念...
如果你去仔细观察,很会嫌弃和抱怨的,都没有多少福报。嫌弃,是损福报最快的方式。夫妻之间,家庭之间互相嫌弃,家...
一者为彼守护一切财位令无损乏 若有人读诵这部经,思惟这部经的道理,你应当守护,让他不受财产的损失。 佛知道众生...徒弟去见师傅:师傅!我已经学足了,可以出师了吧? 什么是足了呢?师傅问。 就是满了,装不下去了。 那么,装一大...
那么我们讲到这个,我们凡夫的造业呀,从浅到深有两种差别:一个是善恶的差别,一个是染净的差别。我们一般人没有经...
我们的主见来自什么地方?来自净土五经圣言量,来自中国净土宗祖师的著作,不要东听西听。什么叫持名念佛?你说什么...
有为无漏
【佛学大辞典】
上篇:有为果 | 下篇:有为解脱 |
劫布坦那,梵名 Kapotana。西域之古国名。意译作曹国。唐时,位于飒秣建国(今撒马尔干)附近,风俗与飒秣建国相同...
三疏
火里莲
五谛
摄教未尽过失
远行地
菩提心
法身甚深相有十二种
于善喜足
金刚业菩萨
弗把提
饭僧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大藏经】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藏经】【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修习生活禅的基本方法

看你的内心世界,就看到你来生

念佛法门为何是圆顿之教

嫌弃是损福报最快的方式

不孝子孙来讨债败家,该如何化解
满了吗

修空观,把生命归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