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俱生见惑、推理见惑、发得见惑。俱生见惑是与生俱来的见惑;推理见惑是在遇到某种事情时由推理而生的见惑;发得见惑...全一卷。宋代法贤(?~1001)译。又作三身赞。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乃为对佛之法、报、化等三身赞叹之偈文,并说...【本性住种】 为二类种子之一。与‘习所成种’对称,又称本有种子,为无始以来,异熟识中法尔而有,有生一切有漏、...谓惭与愧二者。以能光洁一切诸行,故称白法。(参阅“白法”2088) p223...(杂语)无交涉,如问越言楚,两事相背而不相应也。禅录多言:但喜没交涉。...持犯者,持,谓保持。犯,谓侵犯。既有戒生,即有持犯。保持戒律谓之持,侵犯戒律谓之犯,持犯并举,乃总名也。戒律...(经名)有二部:一为佛说顶生王故事经,一卷,西晋法炬译,一为佛说顶生王因缘经,六卷,赵宋施护译。二经共说顶生...(一)指平等而真实之悟境。 (二)指众生自性清净之心体。占察经卷下(大一七·九○七上):“一实境界者,谓众生心体...相对于净土而言,乃指六道轮回而污浊迷惑之娑婆世界。观经疏定善义(大三七·二六三上):“归去来,魔乡不可停,旷...谓法为意。已正当知。是名法处。又法为意增上发意识已正当了别。是名法处。又法于意。已正当碍。是名法处。又法为意...比喻诸法之无常与变转。诸法为因缘和合所成,非恒常而不变者,犹如虚而不实,瞬间消失之水上泡。[维摩经观众生品]...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 一、十种三业 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
习惯预示着一种因果关系。习惯决定着财富、贫穷、快乐、悲伤、压力、关系好坏、健康与否。 这段话出自托马斯科里(...在佛法的修行方法中,有一种因缘观,能帮助我们转变观念、破除执着,做出正确的决定,避免被七情六欲所困。 当我们...
原文: 观音菩萨,久已成佛,特以慈悲心切,现九法界身,种种方便,度脱众生。(九法界,即菩萨,缘觉,声闻,天,...有一位长年住在山里的印第安人因为特殊的机缘,接受一位住在纽约的友人邀请,到纽约做客。 当纽约友人引领着印第安...
太虚大师说得好: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 修行这两个字,修,是如何修法?行又是如何的...
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众生。闻佛道长远,不生退怯。观众生难度,不生厌倦。如登万仞之山,必穷其顶。如上九层之塔...佛陀依止不生灭心,基本上是心量广大的;我们凡夫依止生灭心,心量非常的狭隘。 我个人一些持咒的经验,我平常念佛...六道里面有个阿修罗道,一名叫做非天,有天福而没有天德的意思。特别是斗争为性,故名阿修罗。常常兴兵与忉利天斗争...
空义
【法相辞典】
【空义】 p0786 瑜伽六十七卷十四页云:由二种相,显示空义。谓补特伽罗自性远离相义,及诸法自性远离相义。
上篇:空见 | 下篇:空空 |
(杂名)尘数之身体也。性灵集七曰:尘体为身,沙心为用。...
三种见惑
佛三身赞
本性住种
二种白法
没交涉
持犯
顶生王经
一实境界
魔乡
法处
水上泡
【大藏经】【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藏经】华严经·净行品

他花5年时间研究177位富翁的生活习惯,结果很震撼
圣严法师《`因缘`就是自然现象》

观音菩萨久已成佛,以悲心现九法界身
你们专注的是钱

【推荐】修行要如何去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