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子题:澡罐 行事钞·受戒缘集篇:“僧祇云,受戒已,要畜漉水袋,应法澡罐等,如随相中。”资持记释云:“应法澡罐...(一)位于河南彰德(安阳)。东魏时高欢为纪念战胜尔朱荣而创建。北齐时道慎、隋代之灵裕等师均曾住于此,灵裕并于此...(术语)称佛名也。诸佛诸菩萨之名,虽尽可称,而通常多称阿弥陀佛之名。往生要集中本曰:问念佛三昧为唯心念为亦口...梵语 pe?ī,又作闭尸、箄尸,或蜱罗尸。意译肉段、凝结、软骨、肉团等。为胎内五位之第三位,即自母体受孕至胎儿成...(术语)又曰但理随缘。理者真如也。谓别教之真如随缘而为一切万法,曰别理随缘。与圆教之真如,性具诸法,而为一切...【相随好】 p0837 杂集论十四卷三页云:相随好者:谓依止静虑,于相随好庄严所依示现具足中若定若慧,及彼相应...梵语 a-sajprajanya。心所(心之作用)之名。指误解所观之境之精神作用。即不符合佛教教义之认识。以此心所遍满一切...【正智有何行相】 p0505 瑜伽七十二卷十页云:问:正智有何行相?答:若出世间正智,亦有其相不可说行相。若世间出...指唯识宗所说之种子、自在、现行三者。成就乃“得”之异名。有情之身中为色、心诸法所属,他身及非情等为己受用之物...指生生相、住住相、异异相、灭灭相四者。乃相对于显示诸法生灭变迁之生相、住相、异相、灭相等四本相(四有为相),...Di 佛教教义。意谓真理或实在。主要有四谛、二谛、三谛等不同说法。 四谛 1、苦谛。苦是受逼迫苦恼之意,主...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度论卷第四 大智度论卷第五 大智度论卷第六 大智度论卷第七 大智...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问: 初学佛者看什么书?请教尊敬的法师,初学佛者应先从什么书开始学习?请推荐几本可以吗? 宏海法师答: 阿弥陀...
我们虽然一品烦恼都没有断,但只要到了极乐世界,我们就具有像佛一样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具有像佛一样的紫磨真...问: 现在社会上大多数人心里都很空虚,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应该怎么解决? 大安法师答: 现代人大多内心很空虚,...
如果为众生难度而烦恼,把烦恼归结在众生身上,那烦恼就是外在的,我又何故烦恼?当知众生难度,那是因为我们缺少了...
第一愿:修菩萨道愿 世尊。我愿于尔时修菩萨道。修诸苦行持戒布施多闻精进忍辱爱语福德智慧。种种助道悉令具足。 第...
菩萨为何称名普贤? 梵语输跋陀,或三曼跋陀,汉译普贤。菩萨因何名为普贤?《悲华经》说:我行应当胜诸菩萨。宝藏...问: 经常有人说能行即是佛,何须念?这个知见对吗? 大安法师答: 首先得厘清概念,什么叫能行?行什么?一般讲能...问: 阿弥陀佛在因地里广发四十八大愿时,已是大菩萨身份,而我等乃是生死业力凡夫,身心所感诸事不顺,苦恼不已。...
依躭嗜忧
【法相辞典】
【依躭嗜忧】 p0768 显扬五卷十页云:依躭嗜忧云何?谓于眼所识色,可喜、可乐、乃至可染;或由不得现所得,或由随念先时所得,若已过去若尽若灭若离若变,而生于忧。如是相忧,名依躭嗜忧。如是于耳所识声、乃至意所识法,可喜、可乐、乃至可染;或由不得现所得,或由随念先时所得,若已过去乃至若变,而生于忧。如是相忧,名依躭嗜忧。
上篇:依躭嗜受 | 下篇:依躭嗜喜 |
(术语)涅槃经以梵书之悉昙章阿阿(引)等半体字譬小乘经,毗伽罗论之成字譬大乘之经典。昙无谶三藏依之判一代教立...
应法澡罐
定国寺
称名
蔽尸
别理随缘
相随好
不正知
正智有何行相
三种成就
四随相
谛(satya)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大藏经】大智度论
【大藏经】【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初学佛者应先从什么书开始学习

【推荐】业障重到一定程度,念不出来佛号
大安法师:现代人心里空虚迷茫的原因

烦恼没那么可怕,关键在于你怎么去对待

韦驮菩萨的十大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