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为我国古代僧官之最高位者。僧纲之最高阶位分为三种,三种中最上位之职位,称为大僧正。梁武帝普通六年(525),敕...【三十七觉分何地分别】 p0220 俱舍论二十五卷十五页云:此三十七、何地有几?颂曰:初静虑、一切。未至、除喜根。...(修法)为依文殊一字法,而修之秘法。日本东寺之无名法是也。此法极秘。...(术语)盖者五盖也,五种之烦恼,覆盖心者,离盖者,脱离五盖也。无量寿经下曰:离盖清净。...【脊伛曲】 p0949 瑜伽八十四卷十页云:脊伛曲者:身形前偻、凭杖行故。...禅林用语。即弟子向师家请问并受教。亦同参问请益、参禅辨道之意。临济录勘辨(大四七·五○四中):“径山有五百众...【三宝差别】 p0187 显扬六卷十六页云:差别者:谓由六种因故,三宝差别;应知。一、由相故。二、由业故。三、由信...【变化身】 p1464 摄论三卷十四页云:变化身者:亦依法身。从睹史多天宫现没、受生、受欲,逾城出家,往外道所,修...阿修罗王与帝释的战斗。修罗有美女,无好食,诸天有好食,无美女,于是互相憎嫉,时常战斗。...位于山东济南近郊。又称佛峪寺、兴龙山。乃隋代之石窟寺院。济南近郊有历山、佛惠山、千佛山等北魏、隋、唐时所造之...(术语)又曰称性。华严经之所说。称于法界之真性也。华严传记一曰:此乃圆满法轮称法界之谈耳。...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为说法。时舍利弗、大目乾连,前诣佛所,五体投地,礼佛足已,...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及诸菩萨。 无央数众来诣佛所,稽首于地。世尊寂静默无所说,光...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佛常降魔处夏安居中,与舍利弗经行山顶,而说偈言: 「一心善谛...儒家说:人之初,性本善。佛陀证悟的原理之一便是:人人有佛性,人人当成佛。这佛性,没有染污,乃人性,本善良。 ...
当我们修习四念处之后,接下来应该要修助行四正勤。四正勤有四个法门,能使我们不断地进步。这四个法门可以会归为二...下面要讲一件真实的事情,来和大家互相勉励,我们内心如果有生气、怨恨的一口气就要趁早放下,因为现在不放,到临终...
听完《金刚经》之后,如果能够相信它、接受它,还能说给他人听,这样的功德有多大呢? 一、净信功德 1、如来灭后,...
修行人的相有多种。现在讲一个出家人,叫做持律,是民国时期的人。他以前在天台山时,负责管理蜡烛。他很笨。有一年...有智慧的人生活过得很快乐,缺少智慧的人生活过得很不快乐,因为没有智慧的人,生活上有一点压力就想不开,有些人总是...
学会赞美,尊重他人 在《妙法莲华经常不轻菩萨品》中,记载了常不轻菩萨的故事。他是一位始终不轻视他人,修尊重行...空闲时,我曾经帮助一家心理机构做过问卷调查。问卷上只有一个问题:你最珍贵的东西是什么? 在小区里,我遇见一位...
其心善逝
【法相辞典】
【其心善逝】 p0831 瑜伽十一卷十二页云:云何其心善逝?谓住方便究竟作意故。
上篇:制他神通 | 下篇:波鲁师 |
谓持戒表现之相状差别。如持五戒、十戒,乃至二百五十戒,一一戒中各有差别,按其持犯之轻重,各有不同之相状。一般...
大僧正
三十七觉分何地分别
令法久住法
离盖
脊伛曲
参请
三宝差别
变化身
阿修罗战
玉函山石窟
称法界
【大藏经】佛说月光菩萨经
【大藏经】佛说法灭尽经
【大藏经】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人性本善良

已生的恶法令断,未生的恶法令不生
临终恶习突现 助念劳而无功

信受演说《金刚经》的功德

修行人的心一定要直
让自己成为快乐又智慧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