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蕴论六页云:云何无想等至?谓已离遍净贪,未离上贪;由出离想作意为先,不恒现行心心法灭为性。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增一阿含经》,五十一卷,苻秦建元二十一年(385)兜佉勒国沙门昙摩难提译。此经是印度北方所传《四阿含经》中的一...(杂语)尊贵人之证悟也。赞阿弥陀偈曰:尊悟欢喜地。...(譬喻)蚕为茧而自缚,譬众生自以烦恼之绳系体也。三启经曰:循环三界内,犹如汲井轮,亦如蚕作茧,吐丝还自缠。涅...1、觉悟如如之理的佛。 2、佛体即是如如之理。...(行事)言每月定十日持八斋戒也。此十斋日出于地藏本愿经,十王经。地藏本愿经如来赞叹品曰:复普广,若未来世众生...(杂语)谓生死流转,一有情之故骨,一劫之间如山也。杂阿含经三十四曰:世尊告诸比丘,有一人于一劫中生死轮转,积...即以名诠显事物之自性。俱舍论、成唯识论等,以之为心不相应行法之一,并立名身、句身、文身三者。名(梵 nāman)...梵名 Pīlusāra 之音译。意译作象坚山。或谓婆字系裟字之误。据云此山之神作象形,故译作象坚。据大唐西域记卷一所...(杂名)五大虚空藏菩萨之五字真言也。具曰成就富贵金刚虚空藏钩召五字明王, 之五字也。见瑜祇经金刚吉祥大成就品...凡四十卷。南宋法应集,元代普会续集。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五册。系编集古来禅家诸祖颂古之作。内容共收世尊机缘二十四...(杂语)葬送之当日也。见象器笺三。...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相好光明以自严,众等至心皈命礼。 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于一切方便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莫若念佛求生净土。又于一切...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我念佛是从2003年开始,最初提起佛号,是枯燥的,无味的。但是我依然每天坚持不停的念佛,有天曾经念到22000声,最...
因果二字,十界同之。任何人、任何事、任何处,概不出此。类如参禅因者,决定感开大悟果;念佛因者,决定感生西方果...
放下,就会自在 若悲心庄严,则为人中天,若人无悲心,是则常贫穷,若人柔软心,调伏如真金,若悲在心中,此宝无穷...问: 我非常相信极乐世界有尊大慈大悲的阿弥陀佛,可我是个非常内向,容易走极端的人,我已经皈依十多年了,过去有...过去无数劫前有一孔雀王,它拥有五百位孔雀妃子,经常伴随其前往各山林间游历。 一天,孔雀王见到了一只非常美丽、...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念佛的人有一个期许,就是将来在极乐世界,莲花化生。所以极乐世界又叫莲邦,有祖师写过一首诗...一位出家人坐在石窟里面,结跏趺坐,敛目摄心,屏除一切杂念,用功精进,观照自己的本性自心。出家人正在全神贯注,...
这次去普陀山,偶听道慈方丈开示,说到一两黄金四两福。如果用一两的黄金,要用四两的福报才能震得住。每个人来到这...
无想等至
【法相辞典】
【无想等至】 p1063
上篇:无想有情 | 下篇:无想所有 |
因明用语。现量相违,梵语 pratyaksa-viruddha。为因明三十三过中,宗九过之一。为所立之宗(命题)与现量之智证相...
增一阿含经
尊悟
蚕茧
如如佛
十斋
故骨如山
名诠自性
比罗婆洛山
五字明王
禅宗颂古联珠通集
正日
【大藏经】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阿弥陀经要解
【大藏经】佛说八大人觉经
佛号里就具足了一切

任是千佛,不能出因果二字

问一声汝今何处去,望三思何日君再来
念佛总是进进退退怎么办
孔雀王

北宋高僧省常大师
身为苦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