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惭愧】 p1279

瑜伽四十四卷十六页云:云何名为菩萨惭愧?当知惭愧、略有二种。一者、自性。二者、依处。言自性者,谓诸菩萨、于罪现行,能正觉知我为非法;内生羞耻。是名为惭。即于其中,能正觉知于他敬畏,外生羞耻;是名为愧。菩萨羞耻、本性猛利,况复修习。如是应知名为菩萨惭愧自性。言依处者略有四种。若诸菩萨、于所应作,不随建立;而生羞耻。当知是名第一依处。若诸菩萨、于不应作,随顺建立;而生羞耻。当知是名第二依处。若诸菩萨、于覆已恶,而生羞耻;当知是名第三依处。若诸菩萨、于自所生恶作有依、随逐不舍,而生羞耻;当知是名第四依处。如是应知名为菩萨惭愧依处。

二解 大毗婆沙论三十五卷三页云:惭愧何差别?答:于自在者有怖畏转,是惭;于诸罪中、深见怖畏,是愧。如是差别。问:何故复作此论?答:阿毗达磨说此二法、展转相应,其相相似;今欲分别惭愧二种姓相差别,故作此论。谓于自在者有怖畏转,是惭;于诸罪中、深见怖畏,是愧。复次有所恭敬,是惭;有所怖畏,是愧。如是次第、与前所说无惭无愧差别相违,应随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