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喇嘛僧。或作必噜那实理。北庭噶玛拉国(或作感木噜国,位置不详)人,初名嘉勒斡密迪哩(或作只刺瓦尔的里)。幼习辉和尔(Kizil)及西域之书,精通三藏及西北诸国语。大德六年(1302),奉敕依帝师八思巴受戒,代替元成宗出家,始赐名必兰讷识里。皇庆年间(1312~1313),受命译诸梵经。后特赐银印,并授光禄大夫,赐开府仪同三司,受三台银印,兼领功德使司之事务。至治三年(1323)受赐金印。至顺二年(1331)受赐玉印,加号普觉圆明广照宏辩三藏国师。翌年,以安西王子事件,赐死。师曾将汉译之楞严经、梵本之大乘庄严宝度经、乾陀般若经、大涅槃经、称赞大乘功德经,及藏文本之不思议禅观经译出。[元史卷二○二、补续高僧传卷一、蒙藏佛教史(妙舟)] p1929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法身】 p0757 摄论三卷十四页云:诸佛法身,以何为相?应知法身略有五相。一、转依为相。谓转灭一切障杂染分...(术语)理之至极也。智度论七十二曰:究竟者,所谓诸法实相。...又名孤地狱,此种地狱不同于八寒八热等地狱都有固定的地方,而是随著各人的别业,孤独的处在虚空或是山野之中。...人生于此世,其容貌、思想、行为、夭寿、贫富等果报之过去因。释氏要览卷下述,生于人道,所受业报不同,如富贵或贫...(术语)谈议之林,谓僧徒之学场也。犹言学林。续高僧传十三曰:释志念频弘二论,三十余年,学观霞开谈林雾结。宋书...指安置十六罗汉或五百罗汉之堂宇。中国自北宋始,即盛行于禅、天台诸宗。据释氏稽古略卷四载,北宋熙宁十年(1077)...《宋高僧传》,或作《大宋高僧传》,三十卷,宋代释赞宁等撰。 赞宁俗姓高,吴兴郡德清县(今浙江省德清县)人。...又称功德流。日本台密十三流之一。快雅为其开祖。快雅本为三昧流之祖良祐之第四代法孙,后自创立功德院流一派,以今...【唯新熏种不应道理】 p1009 成唯识论二卷十一页云:若唯始起;有为无漏无因缘故;应不得生。有漏不应为无漏种。勿...指人界及天界,系六道、十界中之二界,皆为迷妄之界。六十华严卷五(大九·四二四上)谓:“离诸人天乐,常行大慈心...全一卷。刘宋沮渠京声译。收于大正藏第一册。本经与失译之优婆夷堕舍迦经(收于大正藏第一册)为同本异译。二经记载...六祖大师法宝坛经...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嘉兴藏流通本)...生活中,有人被他人捉弄或陷害,于是把称对方是小人,便从心里产生怨恨,甚至总向伺机报复。这,断然不可!细想,他...
今天我们这个法会是什么法会?报恩法会。报谁的恩?报妈妈的恩。我们今天讲经是讲故事,讲什么故事?就是怎么样的报...我吃素基于以下三方面:首先我认为吃素,身体营养不存在问题;其二,一开始我以为人类是杂食动物,所以吃肉是天性,...
凡修净业者,当成全人之正念,及预为眷属,示其利害。 我们修净土的人,想要往生、成就正念,有两个地方特别要注意...
不论是否已经明心见性,都可以体验以下的四句话:一切都是现成的,一切都是完整的,一切都是新鲜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一般人多半认为心中的想法并不等于行为,要确实做出不当的行为才会造成坏的结果,因此会有人说:我不做什么,想一想...
佛法不在远求,即依现前世间事,能作得条条是理,事事如法,就是佛法。古之祖师有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谓迷...
善导大师在注解上品下生的条件时只有一个但发无上道心。由于发菩提心的功德很大,就把这一念发心的功德回向往生,能...
必兰讷识里
【佛光大辞典】
上篇:必堕无间 | 下篇:打七 |
(杂语)七倍于极微者。...
法身
究竟道
孤独地狱
人因
谈林
罗汉堂
宋高僧传
功德院流
唯新熏种不应道理
人天
八关斋经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小人也可以转换成贵人

《佛说盂兰盆经》教您怎样报母恩
素食主义是一种文化行为

【推荐】正确的临终关怀,应该要提前做

不论是否已经明心见性,都可以体验这四句话
圣严法师《好念头,坏念头》

【推荐】佛法不在远求,即依现前世间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