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于河南洛阳以东十五公里之处,地当汉魏洛阳故城内。今为废寺,仅存部分塔基,及烧焦之砖块、佛像等。北魏时,菩提流支等曾于此译述诸经论。原系北魏献文帝皇兴元年(467)建于山西大同之大寺。迁都洛阳后,孝明帝之生母灵太后胡氏于熙平元年(516,梁天监十五年)创建一新寺,亦号永宁寺。据洛阳伽蓝记卷一载,寺在宫前闾阖门南御道之东,规模钜大。北面为正殿,形制仿太极殿,中置诸像,甚为工巧绮丽。僧房周接千余间,台、观等参差其间。正南有三门楼,高二百尺,雄壮如天门。殿南且立九层浮图,高九十余丈,上置金刹,复高十丈,凡出于地面千余尺,绣柱漆扉,极尽土木之工;檐间缀饰金铎五千余枚,高风永夜,铿铮之声闻及十里,门外尚有青槐、绿水之景。其时,与西域之往来频繁,西域人多次赠与佛像、经典,皆藏于寺内。永熙三年(534,北魏灭亡),该寺九层塔之第八级忽发大火,救之无及,连烧三月,因而荒废。其后魏衰,高欢迁都于邺,寺遂毁于兵火。然隋唐以来造寺置塔,多仿其制。[续高僧传卷一、开元释教录卷六、佛祖统纪卷三十八、魏书卷十三、北周书卷十七]

(二)位于黑龙江口特林地方。今之东北地区,在历史上为边族之领地或羁縻地区,至明太祖派兵收复辽东,设立辽东都司,才再入版图。经成祖、宣宗两朝经略招抚,声威一度远至黑龙江口、库页岛,明代史籍多有记载此经营东北之事实。至清初,因对其起源地曾为明廷臣属之事甚为忌讳,故蓄意抹煞,湮灭禁焚史籍文献,致使后人对明初在东北之情形日久淡忘。永乐九年(1411),明成祖于黑龙江口设奴儿干都司,招抚女真族。永乐十一年,内官亦失哈等奉敕建永宁寺,并刻“敕修奴儿干永宁寺碑记”。宣德六年(1431)重建,并立“重建永宁寺记”碑,其后不详。

清嘉庆十四年(1809),曾为日人间宫林藏发现。至光绪十一年(1885),二碑再度为曹廷杰发现,今藏于苏俄海参崴博物馆。其中,永乐十一年之碑,四面均有刻文,正面为汉文,背面为同一内容之女真文、蒙古文;两侧则刻有汉、女真、蒙古、西藏等四种文字之“唵嘛呢叭[口*弥]吽”六字咒。永宁寺碑之发现,已广泛引起国内外学者研究之兴趣,对于明初经营东北史实之确定极具重要性。[吉林通志卷一二○、满州金石志、女真文金石志稿、明初の满洲经略下编(和田清,满鲜地理历史报告一五)] p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