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波罗夷罪。为戒律之根本极恶戒。指犯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等波罗夷罪之出家人,无分道果,必失其比丘、比丘尼资格,并自教团中被放逐,永弃于佛门之外;以此罪如同断首之刑,故称断头罪。[四分律卷一](参阅“波罗夷”3442) p6566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亦名:受五戒法、授五戒法 随机羯磨·诸戒受法篇:“阿含等经云,于受前忏罪已,然后受法。应如是授言:‘我某甲归...(修法)以香水灌佛道修行者之顶,证明其修功之仪式作法。...隋朝开皇十二年(592),文帝敕选二十五位高僧,组成名为二十五众之教化机构,欲以佛教作国策之一环。当时僧璨任二...指涅槃之分位,亦即得涅槃之因。分乃“全”、“满”之对称。昙鸾之往生论注卷下谓,凡夫之人虽有烦恼,亦得往生彼净...【四法于所得定为增上缘】 p0470 瑜伽七十卷六页云:复次有四种法,于所得定,为增上缘。一、审谛听闻。二、得正教...(譬喻)以一灯明喻智慧破迷闇。华严经七十八曰:譬如一灯入于暗室,百千年暗悉能破尽。大集经一曰:譬如百年闇室,...(一)梵名 Kharostha 或 Kharostī。传说中印度古代之仙人。又作佉路瑟吒、佉卢虱底、佉卢吒。略称佉卢、迦留、卢吒...(术语)与觉王同。谓佛也。性灵集七曰:奇哉觉帝之德,异哉经王之功。...(界名)佛国名。虚空藏菩萨之本土。虚空藏菩萨经曰:西方过八十恒河沙世界,有一佛刹,名一切香集。彼国有佛,名胜...(菩萨)胎藏界曼荼罗观音院第二行第六位。梵名摩诃室利微地也。译言大吉祥明。密号称为常乐金刚。肉色。左手持半开...唯识宗言,一切万法无非是“识”所变现,称为识变。成唯识论卷二(大三一·七中):“然依识变,对遣妄执真实我法说...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 一、十种三业 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维摩诘所说经...〈广开如意门〉 ◎一家人恶缘相会时,怎么办? 父女、母子性情不一样,想法又相反,大家恶业障聚在一起,有怨又不能...
彻悟禅师说:说着莲邦雨泪垂,阎浮苦趣实堪悲。世间出世思惟遍,不念弥陀更念谁。 彻祖通达三藏十二部教典及其一切...问: 我修行精进一段时间后,就会退步,功课也不想做,佛号也不想念,请慈悲开示如何度过懈怠期? 大安法师答: 这...
这个实有到底是什么实有呢?上个月有一批居士到东林寺去参学,跟我交流的时候也问一个问题:佛说一切法皆空。既然一...
龙树菩萨《中观论》有一个偈颂: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空怎么去理解呢?就是因缘所生法...
公元前四世纪,意大利人皮斯阿司因犯罪被判绞刑。临死前,他因不能为母亲送终感到遗憾,希望能与母亲最后见上一面。...平安就是最大的幸福,这么说应该没有人反对。小自个人的身心、家庭、工作、事业,到所处的社会、国家,乃至于全世界...俗语说:动则生风,这即是风的来源。在修行中,常提到八风吹不动这句格言。佛家的所谓八风,指利、衰、毁、誉、称、...
断头罪
【佛光大辞典】
上篇:断疑生信 | 下篇:断臂 |
【无余依涅槃界教】 p1086 瑜伽九十二卷十六页云:若由如是不住烦恼后有苦果;卽由如是乃至寿尽,既灭没已;一切余...
五戒受法
阏伽灌顶
二十五众
涅槃分
四法于所得定为增上缘
一灯
佉卢虱吒
觉帝
香集
大吉祥明菩萨
识变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注音版】维摩诘所说经
【推荐】妙莲老和尚《解惑叮咛语》

娑婆不结娘生业,要作莲池自在人
如何度过修行懈怠期

能把娑婆空掉了,才有资格谈极乐是空

空观脱离过去,假观创造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