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释氏要览 > 正文
【海水咸味】 p0945 显扬十八卷十七页云:何因缘故,诸大海水、皆悉咸味?谓由二因故。一、水生众生福力增上故...(术语)一业因也。同一之业因也。俱舍论十七曰:一业引一生,业能圆满。一业引未来世一生之意。...(譬喻)自四禅天投芥子贯针孔之喻也。...分别支者,谓分别缘生为十二分,由十二支缘起差别故。何等十二?谓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经名)四卷,北凉法众译。说方等三昧之法规。南岳大师依此经行方等三昧,而证圆位。固之天台智者说方等三昧行法一...梵语eka-vicīka。音译作翳迦鼻至迦。旧译一种子。又称一间圣者。为十八有学之一,指不还向中圣者之一种。于欲界九...(一)谓依根本无明之惑而始动本心者,即指有情流转之根本识。又作业相(梵 karmajātilak?ana)、业相识。五意之一,...登入初地(即欢喜地)之位的菩萨。...(术语)疑心少功德之人,往生于极乐五百岁间,包于莲华胎内,不能见闻三宝。犹如幼儿在母胎,不能见闻世间也。...【心心法等佛亦能化】 p0357 佛地经论六卷七页云:此中经文定证三业心心法等,皆有变化。如来智上,现此麁相心心法...(术语)加力而助护之也。八十华严经廿七曰:常为一切诸佛加护。最胜王经八曰:由诸天加护,得作于国王。...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劝发菩提心文...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默;玄旨非言不传,释迦所以致教。是以如来出世,大教有三:约...
大乘法教导我们的事很多,我们随便举几个例子,像《涅槃经》上说,离四法得涅槃者无有是处,《涅槃经》上说有四种法...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缺点,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做到客观地、公正地评价自己。能够平心静气地正视...
问: 弟子熏习道德教育多年,今方闻正宗佛教一年,倍有惭愧。有三个问题想请 师父指正。 一、因在汉地文化中,儒、...
《法华经》对汉传佛教来讲,意义非常重大,它的重要性包含了几层意义: 一、天台宗的思想依据 天台宗是以《法华经》...
印光大师认为,世间人不论从事什么职业,如能谛听自己念佛,日久而修得定,即便在世间谋事业,往往能建大功,成大器...
《禅宗永嘉集》奢摩他颂第四中记载: 复次初修心人。入门之后。须识五念。一故起。二串习。三接续。四别生。五即静...经济学是研究经济的活动。经济活动是广义的说法。从某个角度说,经济学可以被分成三大部份,即财富的创造、财富的分...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如何进步,避免挨打,这是每一个暂时落后者都要思考的问题。 李小龙初学武术时...
法匠
【释氏要览】
齐高僧僧印善讲经论。称法匠。
上篇:佛不定答 | 下篇:凡夫 |
没有什么法可以得到的意思,这是无相的道理。...
海水咸味
一业
针锋
分别支
大方等陀罗尼经
一间
业识
登地菩萨
华胎
心心法等佛亦能化
加护
【大藏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大藏经】佛说长阿含经

离四法得涅槃者无有是处
让反思成为成功的加速器

佛弟子如何看待儒道思想

《法华经》对汉传佛教的六层意义

印光大师教「摄耳谛听」念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