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释氏要览 > 正文
(1173~1232)日本华严宗之中兴祖师。又作明慧。名高辨。纪伊(和歌山县)人。曾师事高雄山文觉。从诸师学华严、密...梵语 mūla-kle?a。又作本惑、根本惑。略称作烦恼。与“随烦恼”对称。指诸惑之体可分为贪、瞋、痴、慢、见、疑等六...【决择】 利用智慧灭除对事物的疑惑,以分别其道理。换言之,也就是决断简择,即以无漏圣智决断诸疑,分别简择四谛...(界名)Parittābha,色界第二禅中初天之梵名。译曰有光寿,少光。玄应音义十二曰:廅天,晋言有光寿天,是第二禅...(术语)弥陀本愿之谓也。生起者,生即起,谓佛愿之因之起源。弥陀于因位之昔,见苦恼之众生以大悲心起愿行,故佛愿...【识无边处近分及根本】 p1438 显扬二卷四页云:如经中说:出过一切虚空无边处,入无边识,识无边处者:是谓识无边...【三十六师句】 p0200 显扬五卷十页云:师句建立者:谓三十六师句。六依耽嗜喜,六依出离喜,六依耽嗜忧,六依出离...(名数)依他苦而行施,以成福业,有七种,名曰七有依福业:一施于客人,二施于行人,三施于病人,四施于侍病之人,...(譬喻)正法能照破世之冥阇,譬以灯火。心地观经二曰:法宝犹如一切明灯。华严经二曰:能燃照世妙法灯。燃此法灯者...子题:善住、无定乱言 行事钞·沙弥别行篇:“毗尼母,沙弥法,应知惭愧,善住。奉事师法中,不应懈怠放恣。当自慎...西域古国名。又作赊弥国、双靡城、奢摩羯罗阇国。别称折薛莫孙国、俱位国、拘纬国、拘卫国。关于“商弥”之原音,有...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印光大师校印本)...
问: 末学瞋恨心很重,每次对境都不能把持自己,伤害他人也伤害了自己。请问我该如何做? 大安法师答: 吾人瞋恨心...
修道的时候要有助道因缘,什么是助道因缘呢? 你修道的时候要穿衣,也要吃饭,也得有个住处。这就是助道因缘,资助...我慢是障道的根本,古德云:我慢高山,不留德水。一个有德行的人,绝对不会骄傲的。一个骄傲的人,他的胸量就小,脾...
我们现在生活所拥有的各种物质,可以说是前所未有。无论是住的房子、吃的食物、用的交通工具、身上穿的衣服,还是我...问: 在家修行的女众在哪方面最难突破?该如何下功夫? 慧律法师答: 女众最难突破的就是感情,男女的感情,再来就...
有些念佛同修,平时也发愿求往生。一旦检查是癌症,便改念药师佛,求消灾延寿。有的就先念观音菩萨,求救命,到最后...
唐贞元十九年秋八月,有大师曰凝公,迁化于东部圣善寺钵塔院。越明年春二月,有东来客白居易作八渐偈,偈六句,句四...
他是善心,修的善业,才感得这个善的境界。如果生到非洲,难民,吃饭都没得吃,饥寒交迫,很苦啊。所以同样在人道,...
支郎
【释氏要览】
古今儒雅。多呼僧为支郎者。高僧传云。魏有三高僧。曰支谦。支纤支亮。于中谦。者为人细长黑瘦。眼多白而睛黄。复多智。时贤谚曰。支郎眼中黄。形躯虽小。是智囊。
上篇:杖 | 下篇:在众安乐行法 |
指皇帝于其诞日,诏选高僧入内殿赐食,并厚施财物,以徼福寿之仪式。起于后魏之际,自唐代宗设置内道场,每年降圣节...
明惠
根本烦恼
决择
廅天
佛愿生起本末
识无边处近分及根本
三十六师句
七有依福业
法灯
沙弥法
商弥国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嗔恨心重,控制不住该怎么办

修定的资粮
慧律法师《慈、悲、喜、舍》

人生最欠缺的是慈悲和智慧
在家女众哪方面最难突破 该如何下功夫

念佛求往生不应怕死

白居易《八渐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