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释氏要览 > 正文
(仪式)由官设度科,印度无此法,始于我国。佛法金汤编七曰:唐中宗神龙二年八月,诏天下试童行经义极通无滞者度之...又作善助。坐禅时所使用之带,缠于腰间,防腹部受凉。据四分律卷四十一载,于露地坐,有患背痛者,故作禅带护之。五...云何于此内受住循受观?若具正勤正知正念。除世贪忧。内受者。谓自受。若在现相续中。已得不失于此内受。循受观者。...(一)宝雨经卷五所载日喻菩萨之十种善法。即:破无明暗、能觉悟有情、光耀十方、出现善法、诸漏灭尽、能作光明、映蔽...(一)梵语 vihārapāla。全称毗诃罗波罗。意译次第、护寺。维那之别称。即禅林中,司僧众次第顺序之职称。大唐西域...禅林中,掌理茶汤、药汤之职称。石溪心月禅师语录卷下镇汤头条(卍续一二三·六四上):“甜似黄连微带涩,苦如甘草...【色】 p0563 瑜伽三卷十五页云:数可示现,在其方所,质量可增;故名为色。 二解 显扬一卷十二页云:色、...(术语)十二合掌之第十、译曰横拄指合掌。大日经疏十三曰:仰二手掌令二手中指头相接而仰之,名啼哩曳合掌,此名横...指行欲、精进、念、巧慧、一心等五法。天台宗止观修法有二十五种方便,二十五方便复可分为五科:具五缘、诃五欲、弃...即以马之利钝有四种不同,比喻众生根机有四种分别。又作四马喻。杂阿含经卷三十三列举四种马,比喻四种人悟入佛道之...谓触为身。已正当觉。及彼同分。是名触处。又触为身增上发身识。已正当了别。及彼同分。是名触处。又触于身。已正当...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偈赞佛,尔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遍观十方,而说颂言, 譬(p)如...普门品(日诵式版本)...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一时佛在王舍国鹞山中。时,与五百应仪、菩萨千人共坐。中有...
古语云: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恶者天报之以祸,福祸无门,唯人自召,因此君子敬天知命,修善修德,善待他人,是以积...
我觉得,一个人到了五十五岁,你日常生活就是一个战场,知道吧?最晚到六十岁。你每场战争都要成功。就是你日常生活...
小的时候在老家,我们那里有个顺口溜:土地是枷锁,儿女是冤家。很形象是吧?那么这样子讲儿女妻子全部成了冤家,等...无忧的童年生活 在《阿弥陀经》里记载著十六位大阿罗汉的名字,有一位阿藐楼陀,那就是阿那律尊者。 阿那律,生为王...问: 众生不信佛法,阿弥陀佛为什么不大放光明,显示出来让众生都看见?众生如果看到这样殊胜的景象还会不相信吗?...长青灵岩寺千佛殿罗汉的迦旃延尊者 迦旃延:旧译迦旃子、迦旃延子、迦多衍那等;常称摩诃迦旃延、大迦旃延。据《佛...第1讲 今天跟大家讨论的是《彻悟禅师语录》,彻悟大师是净土宗第十二代祖师,他生活的年代离我们也比较近,公元174...问: 如何应对念佛时的妄想杂念? 大安法师答: 当你要克服它的时候,你首先要认知:妄想杂念到底是什么?妄想杂念...
宗师
【释氏要览】
传佛心宗之师。又云。宗者尊也。谓此人开空法道。为众所尊故。
上篇:昼小眠 | 下篇:主事四员 |
天台就佛身立色身、法门身、实相身等三种身。...
试经得度
禅带
循内受观,受念住
十种善法
婆罗
汤头
色
啼哩曳
行五法
四马
触处
【大藏经】地藏菩萨本愿经
【大藏经】【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六度集经

拯饥救溺福绵长,骄横欺人遭恶报

日常所有的障碍,都当做临终模拟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