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曰:“大钟一百八,昏晓鸣之。”

《敕修清规》云:“大钟,晓击则破长夜,警睡眠;暮击则觉昏衢,疏冥昧。引杵宜缓,扬声欲长,凡三通,各三十六下,总一百八下,起止三下稍紧。”

《禅苑清规》云:“打大钟之法,先轻手拟钟三下,慢十八声,紧十八声,三紧三慢,共一百八声。”

《群谈采余》云:“钟声,晨昏叩一百八声者,一岁之义也。盖年有十二月,有二十四气,又有七十二候,正得此数。浙杭州歌曰:‘前发三十六,后发三十六,中发三十六声急,通共一百八。’越州歌曰:‘紧十八,缓十八,六遍凑成一百八。’台州歌曰:‘前击七,后击七,中间十八徐徐发,更兼临后击三声,三通凑成一百八。’”

《刘氏鸿书》云:“《四季须知》:五更鸣钟,前十八缓,后十八急,缓急每三转,共一百零八击者,盖应十二月与二十四气、七十二候之数,亦按阴阳也。”

忠曰:“俗说佛寺朝暮百八钟,醒百八烦恼睡,非也。天竺作相,本一百二十下,见《事钞》及《资持记》。未闻百八下。其百八数,出中华世典所谓十二月、二十四气、七十二候,合成百八。乃应知觉百八烦恼眠者,举烛燕说也。”

或曰:“慈照相公时,命京师五山击二十五点,其晓钟先鸣九十下,遗十八下,及开静时鸣之。详〈二十五点〉处。未知何据也。”

百二十下附

道宣撰《释门集僧轨度图经》云:“念三宝,存五众,众各八辈,故以四十为差,三道乘之,则一百二十为节也。”《资持记》引《图经注》云:“八辈,谓四果四向,三道谓三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