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手机请用浏览器访问:http://w.fodian.cc
词典首页
随机推荐
佛教故事
法师大德
佛教经文
佛教知识
全部文章
佛法入门
佛学问答
阿弥陀佛
佛教词典
>
禅林象器笺
>
正文
肩上、肩下
【禅林象器笺】
己位上下也,同上肩、下肩。
《敕修清规·两序交代茶》云:“西序请茶,则知事分手坐于同列,头首中请肩下一人光伴,如肩上人赴坐位相妨。”
上篇:
煎点
下篇:
煎点牌
分享到手机
网站邮箱
手机客户端
二爱
谓欲爱与法爱。(一)凡夫爱念妻子,贪染五欲,故称欲爱。(二)菩萨喜乐正法,欲使一切众生皆至佛道,故称法爱。[大智...
罗聘
(1733~1799)清代画家。扬州人(一说歙县)。字遁夫,号两峰,别号“花之寺僧”。为扬州八怪之一。幼年丧父,读书...
名义
指名称与义理。如谓“诸行无常”,则诸行为“名”,无常为“义”。盖呼召表显诸法之本体者,称为名;而诸法本体之真...
三行
福行、罪行、不动行。福行是修行十善等之福业;罪行又名非福行,就是造作十恶等之恶业;不动行是四禅、四空处的禅行...
云门三高
指云门宗之三高僧。元代至正年间(1341~1367),韶州(广东)云门山有三禅师:浮休允若、断江觉恩、休耕逸。三师常...
俵子
(物名)禅林之目。印纸之类也。以小片纸朱印其寺号谓之印纸。见象器笺十六。...
牛头旃檀
梵语 go?īrsa-candana。檀香木之一,乃旃檀中之最具香气者。又作牛头栴檀。产于印度,为常绿树,干高约零点九公尺...
义璋
(718~788)唐代僧。夏州朔方(陕西横山)人,俗姓王。讳潜真。开元二十六年(738)隶名于本城灵觉寺,翌年受具足...
应化
又作应现、应化利生。佛、菩萨应众生之利益而变现与众生同类之形像,称为应化。据大智度论卷九十四载,应化,谓诸菩...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幽赞
凡二卷。略称心经幽赞。唐代窥基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三册。本书乃般若心经最早之注疏,全书系依法相唯识之义旨而随...
相续无差别义
【相续无差别义】 p0838 辩中边论上卷十六页云:第五地中所证法界,名为相续无差别义。由通达此,得十意乐平等...
智积
(一)为大通智胜佛未出家时之子。据法华经化城喻品载,大通智胜佛未出家时,有十六子,其长子名智积,于东方世界成佛...
【大藏经】【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
【大藏经】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说,章安记为十卷;二曰渐次止观,在瓦官寺说,弟子法慎记,本...
【大藏经】百喻经
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愚人食盐喻 愚人集牛乳喻 以梨打破头喻 妇诈语称死喻 渴见...
莫把极乐世界当作天方夜谭般的神话
自古以来,就有很多人把极乐世界当作天方夜谭般的神话,或当作是寄托理想的乌托邦;自命时髦的现代人也常嘲笑求生净...
这部经是我们的救命真经
这部经在我们一般的说为救命真经,这个救命啊,不是救我们的色身性命,是救我们的法身慧命,所谓救命经啊,因为我们...
不孝父母不敬三宝的苦报
地藏菩萨首先说到南阎浮提典型的罪报情形,不同于其他三洲,南洲有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这里首要的就是揭示不孝父母...
圣严法师《随相而离相》
船过水无痕、鸟飞不留影;成败得失都不会引起心情的波动,那就是自在解脱的大智慧。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在每一...
数钱
从前有一个穷人在路上行走,偶然得到了一袋子金钱。心里十分高兴,于是就开始数钱。还没等数完一遍,金钱的主人忽然...
净土简易早课
修持法门一 【原文】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有一愿云:我作佛时,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十声念我名号而不生者...
拜佛的意义及其功德
礼拜的种类,据《大方广佛华严经疏》中记载,礼拜有十种,这十种礼拜分别是: 一、我慢礼,如碓上下,无恭敬心。 二...
什么是佛
佛是佛陀一词的略称,古时也写成浮屠或浮图,是Buddha的音译。如果用今天的汉语音译,应当是布达。佛陀的意思是觉者...
词典首页
禅林象器笺
大藏经
更多文章
净土宗修持的八大要领
【净界法师】站在本来没有业障的角度来忏悔
【昌义法师】修行要如何去修
【善导大师】每天睡觉前应发此愿
妈妈在,家就在
因果报应
六道轮回
阿弥陀佛
布施
转变念头
五戒
嗔恨怨恨
普门品
地藏菩萨
三皈依
佛法入门
忏悔法门
忍辱法门
施食法门
业力
禅修法门
看破放下
消除业障
拜佛
人生感悟
善导大师
莲池大师
广钦老和尚
虚云老和尚
圆瑛法师
宏海法师
玄奘大师
大安法师
界诠法师
圣严法师
憨山大师
绍云老和尚
智者大师
来果老和尚
道证法师
蕅益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