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曰:“禅林僧堂本食堂也,食堂即斋堂也。”

《蒲室集·扬云巖居士作蒋山僧堂偈序》云:“寺,古制皆有僧堂,然惟会食而已,至于寝处,则有别室,如今教律院犹然也。独禅林自唐开元中,百丈海禅师作清规·设长连床于堂,率众尽入居之。床端为木函盈赤,以贮三衣一钵,外无余畜也。坐卧起居有时,凡晨昏午夜以及旦,长老首座加巡警焉,惰者罚,不率教而摈之。至于禅寂,屹若枯株,湛然止水,众千百肃如也。由贞元距今六而(1)年,他规尽废,僧散处寺内外,甚者一己占屋数十间,积产业以万计,舆马、仆从拟巨室,冒刑法,污宗教,有不可胜言者矣!而堂之规,犹独得如古,使天下之凡若僧者,尽撤其私室,禁而私畜,而会之于一堂,申以吾祖之规教之,庸有如前所陈之敝乎?而僧者能终身不越堂户,继之以不昏不乱,虚而照,寂而应,超生死,越三界,虽古圣贤,不出乎是也。”

南山《教诫律仪·二时食法》云:“初入食堂,随门颊举足,出时亦尔。”

《释氏要览》云:“《毗柰耶》云:‘给孤长者造寺后作念:若不彩画,便不端严。即白佛,佛言随意。未知画何物,佛言云云,食堂画持饼药叉。’”

《祇园图经》云:“最巷北大院,名僧食所,自开三门,中门之北有大食堂,堂前列树,方维相对,交阴相接,渠流灌注,甚可观阅,凡僧食者,多止此林。”

《酉阳杂俎续集·寺塔记》云:“平康坊菩提(2)寺,食堂前东壁上,吴道玄画《智度论》色偈变。”不空三藏奏代宗:“天下食堂,中置文殊为上座。”详见〈灵像类·圣僧〉处。

《十诵律·自恣法》中曰:“扫洒食堂,扫除竟,入室坐禅。”

《佛本行集经》曰:“尔时世尊,日在东方,着衣持钵,共诸比丘,来至食堂,于所敷设,次第而坐。”

《杂阿含经》曰:“比丘低舍与众多比丘集于食堂,语诸比丘言:‘诸尊!我不分别于法,不乐修梵行,多乐睡眠,疑惑于法。佛广呵责。 ’”又云:“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前三月夏安居竟,有众多比丘集于食堂,为佛缝衣。”

《三隐诗集·闾丘胤序》云:“国清寺有拾得,知食堂,寻常收贮余残菜滓于竹筒内,寒山若来,即负而去。”又〈拾得录〉云:“拾得者,知库僧灵熠令知食堂香灯供养。忽于一日,与像对坐,佛盘同餐。”

《联灯会要·药山俨禅师章》云:“师问僧:‘甚处来?’云:‘南泉。’师云:‘在彼多少时?’云:‘粗经冬夏。’师云:‘恁么则三十年后,成一头水牯牛去也。’云:‘某甲虽在彼中,且不曾上他食堂。’师云:‘口欱南风那?’云:‘和尚莫错,自有把匙箸人在。’”

《僧宝传·大通本禅师传》云:“移住钱塘净慈,继圆照之后,食堂日千余口,仰给于檀施,而供养庄严之盛,游者疑在诸天。”

儒家亦有食堂。《柳河东集·盩厔县新食堂记》云:“贞元十八年五月某日,新作食堂于县内之右,始会食也。”又云:“其上栋,自南而北者,二十有二尺,周阿峻严,列楹齐同。”又云:“既成得羡财,可以为食本,月权其赢,羞膳以充,乃合群吏于兹新堂升降坐起,以班先后。”又云:“惟礼食之来古也,今京师百官咸有斯制,甸服亦王之内邑,且官有联属,则宜统会以齐之也。向之离而今之合,其得失也远甚。我是以肃焉而庄,衎焉而和,群疑以亡,嘉言以彰旨乎,其在此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