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曰:“所收纳之钱财也。”

《敕修清规·尊宿唱衣》云:“收钞若干,系某件唱到。”

旧说曰:“钞者,纸造,印天子印以代钱,但价贱于铜钱,钞壹贯文当铜钱壹佰文。”

《品字笺》云:“钞,楮货名。《宋史》:‘绍兴二十四年,徼外以铜少,循宋交子法造钞引,一贯、二贯、三贯、五贯、十贯五等,谓之大钞;一百、二百、三百、五百、七百五等,谓之小钞。与钱并 用,以七年为限,纳旧易新。诸路置交钞库,官受之,每贯取工墨钱十五文,公私便焉。’明丘浚曰:‘元以来钞制始此,宋之交会,其制无考。’《金史》:交钞之制,外为阑,作花纹,其衡书贯列,外书禁条,阑下备书经由交换之法及印章花押。元承其旧,沿用之中虽小异,大概实同也。宋交会犹与钱相为轻重,而有称提之法。此后则钱自钱,钞自钞,各与物相为轻重矣。”

《大明会典》云:“国初,宝钞与铜钱兼使,每钞一贯,折钱一千文,银一两。其等凡六,曰一贯,曰五百文,曰四百文,以至百文。每一百文以下只用钱,其后不行。”

郑所南《大义略叙》云:“宝祐丙辰,鞑始僭年号曰中统,次曰至元,袭亡金僭效大宋楮币之法,易名曰钞,以通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