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国寺兴彦龙《半陶稿》云:“秀峰佳丈,今兹结制,膺小维那显职。仆闻:吾山盛时,于童发队,设楞严首唱得其选者,荣莫大焉。中兴以还,斯举实为阙典。呼!今之有小维那,盖古之楞严头也,以此接彼,可谓华矣。”
佛教词典 > 禅林象器笺 > 正文
梵语 sajgīti,巴利语同。又作集法、集法藏、结经、经典结集。乃合诵之意。即诸比丘聚集诵出佛陀之遗法。佛陀在世...(杂语)Mahāśālivat,树名。翻梵语九曰:摩诃沙利者大稻,婆者有也。...亦名:夺衣戒开缘 含注戒本·三十舍堕法:“不犯者,不瞋恚,言我悔不与汝,还我衣来;彼知心悔,可即还衣;若余人...(饮食)比丘非时得食之浆类。即四药中之非时药也。行事钞下二曰:非时浆者,僧祇一切豆谷麦煮之头不卓破者之汁,若...(术语)梵语Asmimāna,恃我而自贡高,慢他也。唯识论四曰:我慢者,谓倨傲恃所执我。令心高举,故名我慢。法华经...于五取蕴。数数随观生灭而住等者。谓如实知色生及变坏。如实知受想行识生及变坏。是名修。 定者云何为定?谓于五取...【内明论略二相转】 p0367 瑜伽三十八卷八页云:谓内明论略二相转。一者、显示正因果相。二者、显示已作不失未作不...又称仁王斋、仁王般若会、仁王道场、百座道场、百座会。乃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而讲赞仁王般若经之法会。该经云...(名数)小乘于比丘之初篇说四波罗夷,于比丘尼之初篇说八种波罗夷。前四者如比丘戒所述。五摩触戒,以淫心摩触男子...成佛得道之略称。即完成佛道之意。又作成佛、得佛、得道、成正觉。为八相之一。谓菩萨完成修行,成就佛果。据传释尊...于净土教,以阿弥陀佛为所归之体。此说出于唐代善导之观经散善义上品上生、上品中生等项中。日僧良忠于净土宗要集卷...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迦邻竹园中,与大比丘众,比丘五百人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漏已尽,神通明达。诸众圣其名曰:尊者阿难,...经典即佛陀所宣说教法,经阿难等结集之,初以口传,后以文字记载,举凡文句、书籍,均称为经典。若有人能虔诚诵持,...
我们把整个佛法分成四个主题: 发心,正见,修行,证果。 发心、正见这两科是基本功,里面都没有牵涉到任何的行动,...佛陀成道后,在鹿野苑,初转法轮,为五比丘,说四圣谛法,即苦集灭道。这四个真实之道理,以世间法来说,我们烦恼生...去同事家玩时,同事正在打电话。只见他拿起电话,拨了号码旋既放下了听筒。过了三分钟,他又重新拨号码。这次电话通...
有的事情在二十年前,我完全没有发现自己有什么不对,二十年后愈想愈惭愧,愈忏悔。从前有一天,爸爸看病看得很累时...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声声佛号,绵长,深切,坚定,不知不觉中一股清凉漫过脸颊。公公临终前的...问: 请问法师,往生的人都是阿弥陀佛亲自来接引吗? 大安法师答: 一般来说是这样的。但是如果你是专念观世音菩萨...
阿弥陀佛,大家好!上堂课我们学习到《吉祥经》正宗分第五首偈布施好品德,帮助众亲眷,行为无瑕疵,是为最吉祥中的...
小维那
【禅林象器笺】
上篇:消灾咒 | 下篇:销灾会 |
(术语)对于黑业之称,总谓善业。以善为清白之法,又感清白无垢之果故也。大乘义章七曰:善法鲜净,名之为白。毗奈...
结集
摩诃沙利婆
夺比丘衣戒开缘
非时浆
我慢
证得诸漏永尽
内明论略二相转
仁王会
八波罗夷
成道
所归
【大藏经】般舟三昧经
【大藏经】晚课(暮时课诵)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诵经时注意的事项

发心和正见是所有修证的基础
对病者开示
孝心只需三分钟

【推荐】忏悔一层又一层的不孝

原来生命可以如此庄严地谢幕
往生时都是阿弥陀佛亲自接引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