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说曰:“斋粥咒愿,前堂首座唱之。粥时咒愿云:‘粥有十利,饶益行人,果报无边,究竟常乐。’斋时咒愿云:‘三德六味,施佛及僧,法界有情,普同供养。’”

南本《涅槃经》云:“其食甘美,有六种味:一苦、二醋、三甘、四辛、五咸、六淡。复有三德:一者轻软;二者净洁;三者如法。”粥十利,见〈饮啖类〉。

《增壹阿含经》云:“世尊告诸比丘:‘咒愿有六德,施主檀越成就三法:信根成就,戒德成就,闻成就。施物复成三法:物色成就,味成就,香成就。’”

忠曰:“物色、味、香是咒愿六德中三法,亦可称三德。”

《禅苑清规·赴粥饭》云:“十声佛罢,良久,打槌一下,首座施食。粥云:‘粥有十利,饶益行人,果报生天,究竟常乐。’又云:‘粥是大良药,能除饑渴,消施受,获清凉,共成无上道。’斋云:‘三德六味,施佛及僧,法界人天,普同供养。’饡饭云:‘施者、受者俱获五常,色力命安,得无碍辩。’已上并引声高喝也。”

《南禅规式》云:“僧堂粥斋咒愿,第一座唱之。若阙,则书记或藏主代之。后堂首座必不得代之,在后堂故。”

《释氏要览》云:“《十诵律·云:‘佛言:应为施主种种赞叹咒愿,若上座不能,即次座能者作。’”

旧说曰:“凡吃食,每三口咒愿,此名三口咒愿。盖为防杂念,然机劣不堪,故但于初三口而已。”

《释氏要览》云:“《摩德伽论》云:‘若得食时,口口作念,凡食限三匙为一口。第一匙,默云:愿断一切恶;第二匙云:愿修一切善;第三匙云:所修善根,回向众生,普共成佛。’準论,须口口作念,若省繁,但初口三匙,总念亦得。”

《僧史略》云:“西域上座,凡赴请,咒愿曰:‘二足常安,四足亦安,一切时中皆吉祥等。’以悦可檀越之心也。”

忠曰:“一切事缘,皆可咒愿,如《华严?净行品》。又《法苑珠林·受请篇》、《行事钞·讣请设则篇》广明咒愿,无住和尚《杂谈集》亦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