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一专修,二杂修,唐善导于观经疏,就往生之行,分别正行杂行,更于礼赞,举此二修以料简其得失。即专修为专修正行,杂修为杂修杂行之谓,二行就所行之法而言。二修不外就能行之机而言。空师之所制亦尔。选择集二行章引礼赞文毕曰:“私云:见此文须舍杂修专,岂舍百即百生专修正行坚执千中无一杂修杂行乎。”然日本见真大师就杂行分专行杂行,就正行别专修杂修,以专修杂修独为正行中之判目。正行中有五种,第四之念佛为正业,前三后一为助业,于此二业专修正业之念佛,为专修,助正兼行为杂修。教行信证六曰:“就杂行有专行专心,复有杂行有杂心。专行者专修一善故曰专行。(中略)诸善兼行故曰杂行。(中略)亦就正助有专修,有杂修。(中略)杂修者助正兼行故曰杂修。”【又】一、缘修,缘真如而叶于理,有心有作之修行也。如地前之菩萨是。二、真修。证真如无修之行法,自合于理无心无作之修行也。如地上之菩萨是。法华玄义一上曰:“先藉缘修,生后真修。”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俱有】 p0924 世亲释四卷六页云:一时转故,说名俱有。...(地名)香象菩萨之住处。六十华严二十九曰:北方有菩萨住处,名香聚山。(中略)彼现有菩萨名香象。探玄记十五曰:...梵语 paramārtha-sajvrti-satyau。为真谛、俗谛之并称。前者又称胜义谛、第一义谛,指真实平等之理;后者又称世俗...梵名 Nadī。全称布如乌伐邪(梵 Punyopaja?),意译福生。七世纪中印度人(一说北天竺)。少出家,从名师学而开悟...指净土门祖师唐代善导所著五部之书,合计九卷。又称五部九帖,为净土门之重要典籍。即:(一)观无量寿经疏,四卷。(...谓于往生极乐净土所得五种果相(五功德门)之第五“园林游戏地门”中,具有还相回向之功德,能利益所教化之地。即于...日本佛教用语。又作壬生大念佛。系日本京都壬生寺举行之无言剧。本为正行之念佛(融通念佛),后来于正行之外创立乱...(术语)贪爱之心迷惑于所对之境执着而不离也。止观七曰:若缘女色沉湎在怀,惑着不离,当用不净观为治。...云何正命?谓圣弟子。于苦思惟苦。乃至于道思惟道。无漏作意相应思择力故。于趣邪命身语恶行所得无漏。远离乃至身语...【死相差别】 p0619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十页云:卽于此四生身相中,复有六种死差别相。一者、究竟死,二者、不...(物名)冥土记人间罪福之金铁帐簿也。十王经注曰:二童子以亡人罪福诸业录金铁札奉见阎王也。...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萨成佛之弘轨也。轨不弘,则不足以寮群异指其归;性不尽,则物...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及诸菩萨。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将来之世,当有比...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峯山中,与大苾刍众三万二千人俱,皆得阿罗汉,具大神通。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
回想二三十年前的小时候,一毛钱一包的辣丝儿,一分钱一根的粘牙糖,我们吃的幸福感满满。一把冰糕棍,几块小石子儿...
念经前能不能吃素,这个问题可以先问问自己。吃素,是偶尔为之的一缕善念,还是深信因果的真心奉持? 印光大师曾经...
据《普陀山志》记载:中国历史上共有13位帝王、19位皇后和亲王为普陀山赐金、赐田、赐经等。正因为有了唐宋元明清五...问: 我念佛没有定力,心中不得清净,如何能专注念佛? 大安法师答: 好,你刚入佛门,就听到了念佛法门,这是你的...
素食对我们人类来说,无论是维持身体健康,或者避免因果业报,都有莫大的利益。再由个人扩大到社会国家,能令社会安...问: 弟子所在的县,既无寺院又无居士团体,亲人去世时,弟子如何助念?临终如何劝导?在亲人耳边放念佛机可以吗?...
而菩萨为利养故。应答不答。倒说经律。文字无前无后。谤三宝说者。犯轻垢罪。 为利养、倒说今天倒说相似佛法的,遍...
禅宗的洞山禅师,在禅宗里面是有名的一位大禅师,像雪峰禅师,都是了不起的禅师。结夏安居圆满了,洞山禅师对大众说...
二修
【佛学大辞典】
上篇:二益 | 下篇:二涅槃 |
亦名:净住、长养、布萨陀婆、优补陀婆 子题:布萨护、布萨犍度、憍萨罗国、说戒犍度 行事钞·说戒正仪篇:“(一、...
俱有
香聚山
真俗二谛
那提
五部九卷
教化地益
壬生狂言
惑着
正命
死相差别
铁札
【大藏经】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佛说当来变经
【大藏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找回曾经的幸福感

念经前一定要吃素吗

康熙与普陀山结缘的故事
大安法师:念佛没定力如何才能专注
素食最大利益是增长慈悲心
大安法师:能用念佛机代替助念吗

宁肯老僧堕地狱,不把佛法作人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