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梵名 Sūrya。七曜之一,九曜之一。又作日天曜、日星、日精、太阳密日星。为密教日天之眷属,或谓与日天为同体。胎...亦名:自杀自身之罪 戒本疏·四波罗夷法:“(一、引教明无罪)自杀自身,如善生经,无有罪失,不起他想,无瞋心故...(1627~1679)明末清初禅僧。又称海渊。冀州新河人,俗姓曹。号波停。年十六至海虞(江苏常熟东)之三峰,入嵩隐门...杀一人而救多人,乃菩萨为利益众生所作之善权方便。据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一载,菩萨虽守净戒律仪,但如见一盗贼为贪财...(杂语)对于本寺而谓所属之寺院曰末寺。...(一)彻底通达、了解之意。灌顶经卷十二(大二一·五三三中):“虽知明经不及中义,不能分别晓了中事。” (二)唐代...药师如来有十二个大愿,所以被称为十二愿王。...天台宗说通教的菩萨,以誓愿力,扶余残的习气,受生于三界以利益众生。...【施波罗蜜多】 p0860 如瑜伽三十九卷广说。 二解 显扬三卷三页云:一、施波罗蜜多。谓依菩提心,悲为导首...(名数)汾阳太子院之善照禅师举凡参禅学道者之为问状态,有十八种。盖师家常于教化学人前,先辨其学人之问道状态,...(术语)色等之六尘网人者。行事钞上一曰:迹超尘网。...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萨成佛之弘轨也。轨不弘,则不足以寮群异指其归;性不尽,则物...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来诸众生故。说是七俱胝佛母心准提陀罗尼法。即说咒曰。 南谟飒...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
爱情的真谛是自私的,我爱自己所以才爱你,你适合我所以我要你,不适合我我就不要了,这就能看到人心的虚诳。而这样...
按照《悲华经》的记载,在过去的时劫中,当阿弥陀佛仍然为转轮圣王的时候,观世音菩萨即为此王的第一太子,名为不眴...
戒嗔还不是和尚的时候,也是生活在山里,那还是十几年前,戒嗔当时还算一个小孩子,没有经文的约束,比起现在要顽皮...曾经有人问我:师父,我看了很多有关积极人生观的书,希望能鼓励自己不断的努力。可是,看多了以后,反而觉得压力沉...大家都知道,很多人既无知又喜贪求,于是就会产生,无尽的烦恼业障,那人到底最容易贪求什么呢?即是五欲、财、色、...
我们看世间人,有些真的是福报很大,你看他受用的资具特别的尊贵,但是他没有时间修学佛法,他为他的福报所障碍,产...从前有个富人,名叫仙叹,他的家产多得难以计数,谁也说不清他到底有多少钱。 仙叹后来信了佛教,心想:世上的一切...
观世音。梵语称阿那婆娄吉低输,现今在西方极乐世界,是一生即可续补佛位的大菩萨。按照《悲华经》的记载,在过去的...
思食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思食】四食之一,又作意念食。于第六意识思所欲之境,生希望之念以滋长相续诸根。《大乘义章》卷八曰:‘过去业思,是其命根,令命不断,说为思食。若如是者,一切众生所有寿命,皆由往思,不应言无。或当应以彼现在思想而活命者,说为思食。’简单的说,意思食者,因想好事而生喜乐,以资益身心,称为思食。见‘四食’条。
上篇:思心所 | 下篇:思量能变识 |
(经名)佛说金色迦那钵底(Ganapati)陀罗尼经,一卷,唐金刚智译。说大圣欢喜天之修法。...
日曜
自杀不死犯兰
上渊
一杀多生
末寺
晓了
十二愿王
扶习润生
施波罗蜜多
十八问
尘网
【大藏经】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为什么爱到后来都是苦

《悲华经》中记载的观音菩萨本愿

不肯出门的戒嗔
圣严法师《再论积极》
用平常心来看待

地狱果报往往是福报大的人创造出来的
善心的仙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