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山与十刹之合称。又作五岳十刹。即我国与日本禅林官寺制度中最高与次高之寺院。(一)我国之五山十刹。五代顷,吴越王钱镠改江南之教寺为禅寺,及南宋迁都江南之后,乃大兴禅寺。宁宗时,由史弥远之奏请,始制定禅院之等级,设置五山十刹。五山即:(一)兴圣万寿禅寺(浙江杭县径山),(二)景福灵隐寺(浙江杭县灵隐山),(三)净慈寺(浙江杭县南屏山),(四)景德寺(浙江鄞县天童山),(五)广利寺(浙江鄞县阿育王山)。十刹指:(一)中天竺山天宁万寿永祚寺(浙江杭县),(二)道场山护圣万寿寺(浙江吴兴),(三)蒋山太平兴国寺(又称灵谷寺,江苏南京),(四)万寿山报恩光孝寺(江苏吴县),(五)雪窦山资圣寺(浙江鄞县),(六)江心山龙翔寺(又称江心寺,浙江永嘉),(七)雪峰山崇圣寺(福建闽侯),(八)云黄山宝林寺(浙江金华),(九)虎丘山云岩寺(江苏吴县),(十)天台山国清忠寺(浙江临海)。

一说五山起于大慧宗杲以后,系当时灵隐寺之僧众集会于直指堂所议定者,非由朝廷所制定。其时,五山享有特殊权威,至元文宗至顺元年(1330)诏建大龙翔集庆寺于金陵,独冠五山,五山之势力乃渐趋衰微。以后教院亦设置五山十刹,而与禅院之五山十刹并称。[护法录觉原禅师遗衣塔铭序、敕修百丈清规卷下大众章游方参请条]

(二)日本之五山十刹。又称扶桑五山十刹。日本仿我国之制,于镰仓末期设置五山,至室町时代其机构始告整备。十刹之制定较五山为迟,建武元年(1334)成立位次,然未全十刹之数。历应四年(1341)八月足利直义设定五山十刹,其后屡有变迁。至德三年(1386)定南禅寺在五山之上,并于京都、镰仓各别设立五山十刹,遂形成京都与镰仓对立之形势。京都之五山:(一)天龙寺,(二)相国寺,(三)建仁寺,(四)东福寺,(五)万寿寺。十刹:(一)等持寺,(二)临川寺,(三)真如寺,(四)安国寺,(五)宝幢寺,(六)普门院,(七)广觉寺,(八)妙光寺,(九)大德寺,(十)龙翔寺。

镰仓之五山:(一)建长寺,(二)圆觉寺,(三)寿福寺,(四)净智寺,(五)净妙寺。十刹:(一)禅兴寺,(二)瑞泉寺,(三)东胜寺,(四)万寿寺,(五)东渐寺,(六)万福寺,(七)太庆寺,(八)兴圣寺,(九)法泉寺,(十)长乐寺。[扶桑五山记、镰仓五山记、日本禅宗史要] p1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