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冬至。乃谓次于新年之意。初于魏晋之际,由该日起,朝廷即开始举行各类盛大之仪式,以庆贺即将来临之新岁。其后,禅林中在该日亦举行盛大法会;系于秉拂(住持说法)之时,总监寺务之都寺乃营斋以供养大众,称为冬斋。[禅苑清规卷三监院、丛林校定清规总要卷下四节土地堂念诵] p3047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心王与心所互相对应作用(相应法),共有五义,即:(一)所依平等,如心王依眼根,心所亦依眼根;此乃两者依于相等之...【所立不遣】 p0741 因明入正理论云:似异法中所立不遣者:且如有言:诸无常者,见彼质碍;譬如极微。由于极微...佛堂六物之一。又称半钟、小钟、饭钟。形状类似梵钟而较小,一般高六十四至八十公分,悬吊于佛堂内,用以报知法会等...【发起身业语业】 p1162 瑜伽一卷十二页云:云何发起身业语业?谓由发身语业智前行故;次欲生故;次功用起故;次随...(人名)Devaputra,译曰天子。见求法高僧传上。...禅林用语。饱食一度即可忘却昔时千百次之饥饿感受;丛林中用以比喻曾一度入于自由自在之解脱境界者,则必不再执迷于...(经名)三卷,赵宋施护译。佛在鹫峰山南面大树林中,时毗耶离国有天变地妖,国土人民号哭,佛集大梵天王及诸天诸鬼...亦名:须依止人十种 子题:愚痴无智者尽寿依止、受戒多岁不知五法尽形依止、百腊不知法者应从十腊者依止、未满五夏...【阿迦尼吒】 正名阿迦抳(女几切)瑟搋(敕佳切),或云阿迦尼沙。此云质碍究竟,即色究竟天。...(杂语)Vāc,又曰婆娑Bhāṣā,译曰说。观经嘉祥疏曰:胡云槃遮,此云说。说是吐教彰理,名之为说。...谓水界有二种。一内。二外。云何内水界?谓此身内所有各别湿性湿类有执有受。此复云何?谓诸泪汗。乃至小便。复有所...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汉也生死...(印光大师校印本)...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佉罗帝耶山诸牟尼仙所依住处。与大苾刍众俱,谓过数量...【经文】 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谤大乘。但发无上道心,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及...真心被埋没,真心给失落,真心被迷失,真心被六尘所覆盖,主要由于我们没有认知它、肯定它、珍惜它,其错误原因如下...俗语说:宁愿玉碎也不愿瓦全。就是说,自己得不到的东西,也不愿被他人所得。这是人类的劣根性,每个人往往都有自己...当年老子曾经预言,过度沉溺于物质刺激,人会昏迷、散乱。当今社会,各种声色娱乐和物质的刺激与诱惑,充斥在我们周...佛法是妙法,绝定兑现,兑现是兑现但要符合因果,你不要在因果之外求。不合乎因果、不合乎条件,那什么都得不到;只...我们再看看无漏的情况。 不动地前才舍藏,金刚道后异熟空。大圆无垢同时发,普照十方尘刹中。 这是玄奘大师《八识规...1、不贪名闻利养:名利心是苦,平常心是道; 2、不在身体上下功夫:身为苦本,法性常乐; 3、不陷入人情世故:人情...第十五条:【若佛子。自佛弟子及外道人。六亲。一切善知识。应一一教受持大乘经律。应教解义理。使发菩提心。】 那...
亚岁
【佛光大辞典】
上篇:亚可比 | 下篇:享堂 |
(植物)释迦如来称誉念佛者曰人中之分陀利华。观无量寿经曰:若念佛者,当知此人是人中分陀利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