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8~597)为我国天台宗开宗祖师(一说三祖,即以慧文、慧思为初祖、二祖)。隋代荆州华容(湖南潜江西南)人,俗姓陈。字德安。世称智者大师、天台大师。七岁即好往伽蓝,诸僧口授普门品一遍,即诵持之。年十八,投果愿寺法绪出家。未久,随慧旷学律藏,兼通方等,后入太贤山,诵法华、无量义、普贤观诸经,二旬通达其义。陈天嘉元年(560),入光州大苏山,参谒慧思,慧思为示普贤道场,讲说四安乐行,师遂居止之。一日,诵法华经药王品,豁然开悟。既而代慧思开讲筵,更受其付嘱入金陵弘传禅法。于瓦官寺开法华经题,从而树立新宗义,判释经教,奠定了天台宗教观之基础。

陈太建七年(575),入浙江天台山,于佛陇之北建寺居之。九年,帝敕赐“修禅寺”之号。至德二年(584),陈后主率后妃从师受菩萨戒,三年奉敕出山,寓金陵灵曜寺,未久,于太极殿宣讲大智度论、仁王般若经,又于光宅寺讲法华经等。及隋军攻破金陵,师西游荆土。隋开皇十一年(591),晋王杨广(炀帝)累请东返,师鉴其诚,乃至扬州为授菩萨戒,王敕赐“智者”之号。其后西行,至当阳玉泉山建寺,开皇十三年于寺讲说法华玄义,文帝乃敕赐“玉泉寺”之额。翌年又宣讲摩诃止观,十五年复应晋王之请,东返金陵,撰净名义疏。开皇十七年,坐化于山中大石像前,世寿六十,戒腊四十。生前造大寺三十六所(一说三十五所),度僧无数,传业弟子三十二,其中著名者有灌顶、智越、智璪等。师入寂后,杨广派人依其所遗图画于天台山下建寺,大业元年(605),即位后并亲赐“国清寺”之额。后周世宗时追谥“法空宝觉尊者”。南宋宁宗庆元三年(1197),又加谥“灵慧大师”。

师之思想,系将法华经精神与龙树教学,以中国独特之形式加以体系化而成。又将佛教经典分类为五种,将佛陀之教化方法与思想内容分为四种,此综合性之佛教体系的组织,被视为具有代表性之教判。依禅观而修之止观法门,为师之最具独创性者。生平撰述宏富,少部分为亲自撰写,大部分由弟子灌顶随听随录整理成书。有法华疏、净名疏、摩诃止观、维摩经疏、四教义、金刚般若经疏、禅门要略、观心论等数十种。

师之著述,建立了天台一宗之解行规范,其中法华经玄义、法华经文句、摩诃止观,世称为天台三大部;又观音玄义、观音义疏、金光明经玄义、金光明经文句、观无量寿佛经疏,称为天台五小部。其特点在于教观双运、解行并重。其学说影响中国佛教颇钜。[续高僧传卷十七、大唐内典录卷十、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一、天台九祖传、佛祖统纪卷六、卷二十五、卷三十七、卷三十九、卷四十九、智者大师别传注] p5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