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释氏要览 > 正文
即记载关于千手观音之经典,共有四本。即: (一)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全一卷。唐代伽梵...【地等诸界作业】 p0616 瑜伽六十六卷十一页云:又于一向坚色聚中,唯有地界,能作业用。若于欲界,亦有色香味...(杂语)以毒料涂于鼓上,使人闻声而即死者也。传灯录曰:全豁禅师上堂,一僧出礼拜请。师曰:吾教意犹如涂毒鼓。击...谓方正质直,即指远离邪曲之心。据净土宗昙鸾所撰往生论注卷下之解释,菩萨依正直心,怜愍一切众生。于天台宗,每以...(譬喻)智慧之云,如来之覆一切众生,如大云也。法华经药草喻品曰:慧云含润,电光晃耀。...怀海,福州长乐人,依潮阳西山慧照出家,从衡山法朗受具戒。后往庐江(今安徽庐江县)浮槎寺阅藏经多年。他听说马祖道...【阿罗伽】 此云欲,希须为义。五情之所欲,是名五欲。大论云:哀哉众生!常为五欲所恼,而欲求之不已。此五欲...梵语 naraka。音译那落、那落迦、那罗柯、奈落。译作苦器、苦具。即指地狱(梵 niraya)。含有闇冥、非行、不可乐之...(杂语)十善为顺理之正法,故有此名。...【施五种补特伽罗皆得现果】 p0861 大毗婆沙论一百五十四卷三页云:复次非但施从灭定起者,能得现果。若施五种...(譬喻)过去世时,阿练若池水边有二雁,与一龟为亲友。后池水涸竭,二雁议言今此池水涸竭,亲友必受大苦。议已,语...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时释迦牟尼佛告大众言:「我曾往昔无数劫时,于妙光佛末法之中...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然用就体分,非无差别之势;事依理显,自有一际之形。其犹病起...
地藏王菩萨有这种神力,反过来说,应当使一切众生永取解脱了、永远不再受苦,也就是说他证果了,乃至于只证得二乘也...
二明欣愿行者,复有二种。一者先明求往生之意,二者观彼净土庄严等事,欣心愿求。明往生意者,所以求生净土,为欲救...问:专修持名,愿得念佛三昧,期生净土,云何用功? 答:以深信愿念佛。念佛三昧,亦不易得。然须常发此心。所谓取...不同的经书所译的七宝各不尽同,鸠摩罗什译的《阿弥陀经》所说七宝为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码瑙;玄奘译...
亲近善士 学佛依止考察善知识,要有证德像恵能大师这样的,有教德玄奘法师这样的,有达实性德像虚云老和尚这样的,...
朋友来喝茶聊天,问说:觉得什么样的生活最好? 我说:无事最可贵。 朋友不明其意,说:既然无事最可贵,又何必忙着...团体的领导者有两种型态:一种是权威型,在他的领导下,部属多半敢怒不敢言,不敢不接受领导,因为不服从的话,也许...
这个「吾」和「身」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我们要认知到,这个「吾」是可以转生为身体的,但是这个身体是不可能跟这个...
学者二患
【释氏要览】
肇法师云。虽解深义。未为心用。尊己慢人。不能诲益此学者之外患也。因其所解。而取相分别。虽曰为解。未合真解。此学者之内患也。
上篇:雁塔 | 下篇:义虎 |
(杂名)梵语般吒阿毗昙,译为阉人,以无男根故。律有五种黄门,谓生黄门,形残黄门,妒黄门,变黄门,半月黄门。僧...
千手经
地等诸界作业
涂毒鼓
正直
慧云
怀海(720—814)
阿罗伽
捺落迦
十善正法
施五种补特伽罗皆得现果
龟不慎言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大藏经】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地藏菩萨为何不能让众生永取解脱

发菩提心与求生净土有互相增上作用
印光大师:念佛方法问答
佛教七宝

心开意解(法语短语)

无事最可贵
最好的领导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