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释氏要览 > 正文
指自法身佛应现之佛、菩萨、人、天、鬼、畜生等无量身。又称他受用报身、应身、化身。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载,自初地...因明用语。因明八门之第一。略称能立。与“似能立”相对称。因明三支作法中,立者(立论者)能成立其论式,且其论式...就果之义,若分别之,亦可说为果报二义。果者结果,报者报得,果有总义,报具别义。于一果体上,有种种之报境也。但...(术语)对于二乘所得之涅槃而云大乘之涅槃为无上。...【上根】 指上等根器,即眼、耳、鼻、舌、身等诸根之上利者,或修行佛道之能力特优者。又指‘信、进、念、定、慧’...亦名:布萨住持功能 子题:说戒法成正法不坏 羯磨疏·诸说戒法篇:“(一、奉戒法住)引见论中, 说戒法成 , 正法...(名数)天台分科法华经之别序而为五序:一众准序,尔时世尊四众围绕等是也。二现瑞序,六瑞是也。三疑念序,尔时弥...【妙愿智】 p0701 显扬四卷五页云:妙愿智者:谓于三世及非世摄所知法中,无余如实了知之所引摄无痴智见性,及...(界名)指须弥山四方之四大洲而言。东弗于逮,南阎浮提,西瞿耶尼,北郁单越是也。...非器,指非受持佛法之机根。对华严经而言,非信行之器者,有无信、违真、乖实、狭劣、守权等五种人,称为五人非器。...(术语)瑜伽法中三种眼之一。明王忿怒威猛之眼目,以降伏烦恼者。诸部要目曰:忿怒眼降伏心,杀害烦恼也。...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总持不动尊 首楞严王世希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 不历僧祗获法身 愿...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
01、菩萨呀 虚公喜与和尚说话,见有人来时便不说了。某日和尚陪虚公到海会塔,虚公说:菩萨呀,注意呀!金佛不度炉...
对于清明节,不论是否信仰佛教,大家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疑问困惑,今择其最常见者三条,从佛教角度进行解答。即:一...具足信愿 ◎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里讲得非常清楚:「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念佛的人...
《地藏经》第五品经它揭示了地狱的各种相。下面我们来讲一下,为什么地藏菩萨要讲这些?也许你们有的人说,他就是用...
一、净宗十三祖的形成 卓智立居士请教印光大师:历代祖师,如莲宗诸祖等,身后须经何人评定,始得举世崇奉以为祖?...
提起杭州灵隐寺方丈慧明老法师(1860~1930),大江南北,无人不知,尤其为诸方出家禅和子所称道。他籍贯福建,听说...
如果在家生活是最适合修行的话,佛陀就不会叫我们出家了。我们的身和心就好像一群小偷和杀人犯,不断地把我们拉入贪...
华严经 ☆ 十地菩萨始终不离念佛。 ☆ 离菩提心。一切所作。皆成魔业。 ☆ 戒为无上菩提本。长养一切诸善根。 ☆ 菩...
招轻贱三法
【释氏要览】
毗奈耶律偈曰。无事多言语。身着垢弊衣。不请往他家。此三被人贱。
上篇:支提 | 下篇:在众恶报 |
【生苦之相】 p0477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十九页云:复言:世尊!云何应知生苦之相?世尊告曰:是内缘苦所依性故,是...
应化法身
真能立
果报
无上涅槃
上根
说戒住持功能
五序
妙愿智
一四天下
五人非器
忿怒眼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大藏经】早课(朝时课诵)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经

一诚长老《无杂相》:大德行持 总在寻常

清明三问
往生的真信愿和福德资粮

用觉照力净化内心的地狱种子

不同净宗祖师的教义和历史地位

记慧明长老:从苦行生涯到一代高僧

以死亡和衰败做为禅修对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