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律云俗人入寺值僧食次不供乃起谤佛许与食仍须用好器物供之。
佛教词典 > 释氏要览 > 正文
【苦法智】 p0841 杂集论九卷二页云:苦法智者:谓忍无间,由此智故;于前所断烦恼解脱而得作证。所以者何?先...(术语)寄托于师子王以显诸佛菩萨之功德曰师子法门。涅槃经二十七就师子吼举十一事,一一配之于菩萨之法门。智度论...谓证得佛果。佛之正觉,称为大菩提。大法炬陀罗尼经卷二(大二一·六六七上):“如来正觉慈悲怜愍,(中略)一切诸...亦名:恐怖戒开缘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不犯者,或闇地无火,或大小便处,谓是恶兽,便怖;乃至行声,謦咳声等,...一谓一理,即是所通;门谓正教,即是能通。盖譬佛所说一乘之教,则能通于实相之理。[妙法莲华经卷二譬喻品] p54...随著众生的种类和根机,应现种种之身去化度。...(杂名)禅林之语。藏亡僧之骨于一处,故云普同塔。又曰普通塔,海会塔。...【四种变化】 p0436 显扬八卷三页云:方便者:略而言之,四种变化,名为方便。一、未成熟者、令成熟故;现诸菩萨所...指限界、差别。又指有所差别之内容、范围、程度,或指具有程度差别之阶位、身分等。为佛教论书中之常用语汇;其不云...【顺谛忍法】 p1108 杂集论八卷十八页云:顺谛忍法者:谓各别内证于诸谛中一分已入随顺三摩地钵罗若,及彼相应等法...(术语)小乘二类之一。声闻缘觉二种之小乘,单迷执自法而愚于大乘法空之妙理者。谓为愚法小乘。一旦虽取小果。然解...《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若诸菩萨,已受菩萨所受净戒,应自数数专谛思惟:此是菩萨正所应...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僧肇法师所作《宗本》《物不迁》等四论。但末代弘经,允属四依...
现在很多人对净土法门并不是太了解,看到净业行人,念佛求往生,认为这很消极,殊不知净土法门是大乘佛法,具有着普...
问: 法师,修学佛法不是应该有次第吗,净土法门怎么扔给一句佛号就不管了?净土法门的修学没有次第吗? 宏海法师答...时代变迁迅速,以往农业时代的色 情场所,仅限于城市中几家妓 院、茶室而已,而且仅限于固定小街定点区域。但是如今...香: 心然五分 普遍十方 香烟童子悟真常 鼻观妙难量 瑞霭祥光 堪献法中王 花: 释迦往昔 七枝红莲 殷勤买献...
在非洲一片茂密的丛林里走着四个皮包骨头的男子,他们扛着一只沉重的箱子,在茂密的丛林里踉踉跄跄地往前走。 这四...
《要解》: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合此信愿的为净土指南。 什么叫无上菩提心?你能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蕅益大师...
『现生即永受安乐,报终即登九品莲』 这个是历来无数聪明智慧之人所祈求的结果。我们所要改造的命运,不单是要改变...
是故阿难!随汝心中选择六根,根结若除,尘相自灭,诸妄销亡,不真何待? 所以佛陀告诉阿难尊者说,随汝心中选择你...
祗待俗士
【释氏要览】
僧祇律云。国王大臣到寺听将僧物祗待次及工匠恶贼于僧有损益者。佛听将僧物看待无罪非俗人合消但为知事人不祗待恐于佛法有损故
上篇:在众恶报 | 下篇:招提 |
释尊于菩提树下成道后,到鹿野苑去说四谛法度五比丘,那时释尊是佛宝,四谛是法宝,五比丘是僧宝,这叫化相三宝。...
苦法智
师子法门
证大菩提
怖比丘戒开缘
一门
随类应身
普同塔
四种变化
分齐
顺谛忍法
愚法
【大藏经】瑜伽菩萨戒本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大藏经】肇论

念佛修行会使人消极吗

净土法门的没有修学次第吗
戒邪淫十三法
十供养赞

比金子还贵重的东西

净土法门切忌唯功夫论

现生永受安乐,报终即登九品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