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释氏要览 > 正文
谓佛陀出现于世间之唯一大目的,是为开显人生之真实相,此即所谓一大事。依法华经方便品之说,佛为使众生开示悟入,...(物名)Rājīkā,一作罗尔迦。译曰芥子。用于降魔之法。大日经息障品曰:或以罗尔迦,微妙共和合,行者造形像,...(书名)明智旭解。因明入正理论直解一卷,百法明门论直解一卷,唯识三十论直解一卷,观所缘缘论直解一卷,观所缘缘...(名数)先由大日如来之心中流出嬉戏菩萨供养东方阿閦如来,嬉戏者,众生初得生佛不二之菩提,照了自身即佛,大欢喜...(951~1046)别名千心,通称小野僧正、雨僧正。为日本真言宗小野流之祖。和泉(大阪府)人。七岁即登高野山,师事...梵语 pratyaksa。即显现于眼前或于目前存在之意。又称现在前。依成唯识论卷九所说,就欲界入见道者而言,色、无色之...【依躭嗜舍】 p0768 显扬五卷十一页云:依躭嗜舍云何?谓愚痴无智无闻异生,于眼所识色,顾恋于舍,执着诸业,...(术语)一座大众中之主位,称为上首。或举其中一人为上首,或举多人为上首,依经不同也。如无量寿经一万二千比丘众...骨锁,梵名 ?ajkara,音译作商羯罗。又作骨琐天。为大自在天之化身。然于密教则谓大自在天为大千世界之主,商羯罗天...1、指秽土。 2、依华严教之意,尘即微尘,于十方虚空界之每一微尘中都含有世界,叫做尘道世界。...(术语)谓他事悬心也。大日经疏八曰:情有所注,不复异缘。...礼佛大忏悔文...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命未尽便横死。一者为不应饭为饭,二者为不量饭,三者为不习...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某日,无德禅师正在院子里锄草,迎面走过来三位信徒,向他施礼,说道:人们都说佛教能够解除人生的痛苦,但我们信佛...
在修行的时候,我们要问一个问题:到底修行是要去分别,还是不分别,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这个事情应该这样解释...
学佛的人,必须各尽自己的本分。所谓尽本分,就是务必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父顺,主仁仆忠。这八种事,一个人都...
要管理好我们的心,具体操作就要讲到调心,我把心比喻成牛。当过农民的人都知道,一条牛从不听话、不耕田、不做活,...
各位吉祥,阿弥陀佛。 我们中国的佛教行门就是修持的方法,可以说是禅宗和净土最为契机,容易上道。那么禅宗发展到...若心污浊,则行为就污秽,行为污秽,就不能避免其痛苦。 佛家认为,众生与佛在佛性上是平等的,人人皆具佛性,人人...
我们禅七打到这个时候,应该功夫有个受用,能提得起。本来呀,在行香的时候,一定要把住功夫行,要把住话头行。如果...
本文摘自《净土圣贤录续编》。百不管是不计较世间的俗事俗累,不管是放得下娑婆世界的牵挂。断得了一切牵挂,才可以...
诤根本有六
【释氏要览】
毗尼母云。一嗔恚。谓面色变异。令人可怖。二恼害。谓害他生恼故。三幻伪。谓诈作事。四悭嫉。谓贪己物不与人曰悭。见他有得生恼曰嫉。五见取。谓己所见所作。皆是。他所见所作不是(今人呼争为人我者。非也。言见取者。取诸见解为最胜故)。六边邪。二见。谓见续为常。见灭为断。是边见也。谤无因果。是邪见。
上篇:制戒十益二意 | 下篇:斋会礼拜 |
【灭谛】 p1211 瑜伽六十四卷十页云:云何灭谛?所谓一切烦恼永断。又此永断、由八种相,如前应知。此中爱尽离欲者...
一大事因缘
啰尔迦
相宗八要直解八卷
内四供养
仁海
现前
依躭嗜舍
上首
骨琐天
尘道
异缘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佛说九横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快乐之道

修行是要分别,还是不分别

世间最大的罪过,莫过于不教育儿女

《十牛图颂》略说

元代高僧中峰明本禅师
及时为心灵沐浴和洗涤

哪还有什么比了生死的事大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