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补韵会?宋韵》云:“颂,似用切。《说文》:‘颂,貌也。’《广韵》:‘歌也。’”

子夏《毛诗大序》云:“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

《周礼·大师六诗注云:“颂之言诵也,容也。诵今之德广以美之。”

《毛诗注疏?周颂正义》云:“颂之言容,歌成功之容状也。”

《诗经·周颂》朱熹注云:“颂者,宗庙之乐歌。《大序》所谓‘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盖颂与容,古字通用,故序以此言之。”

唐贾岛《二南密旨》云:“颂者,美也,美君臣之德化。”

忠曰:“颂名本起于六诗, 风、赋、比、兴、雅、颂。 歌诵盛德,以告于神明者也。如禅家颂古,则举古则为韵语,而发明之以为人,亦是歌诵佛祖之盛德而扬其美,故名颂古。”

《汾阳无德禅师录·有颂古一百篇,禅家颂古以此为权舆。

《禅林宝训》云:“万庵曰:‘颂,始自汾阳,暨雪窦宏其音,显其旨,汪洋乎不可涯。’”又云:“心闻贲和尚曰:‘天禧间,雪窦以辩博之才,美意变弄,求新琢巧,继汾阳为颂古,笼络当世学者,宗风由此一变矣。’”

《碧巖录》云:“大凡颂古,只是绕路说禅;拈古,大纲据款结案而已。”

《云卧纪谈》云:“大沩佛性禅师,为其嗣者潭州惠通旦公,尝颂觉铁觜先师无此语话曰:‘谁道先师无此语?焦尾大虫元是虎。胡蜂不恋旧时窠,猛将不归家里死。急着眼,勿回顾,若会截流那下行,匝地清风随步武。’佛性见而谕之曰:‘颂古拈古要奢俭得所,如人解使钱,不必多也。’及颂黄檗示众噇酒糟话曰:‘荆棘林中宣妙义,蒺藜园里放毫光。千言万语无人会,又逐流莺过短墻。’佛性颔之。”

《竺仙疑问》云:“颂古之作,譬之儒家,则犹咏史也。复几数百载矣,盖始于宋国初汾阳。是时尊宿皆悉浑厚蕴藉,不尚浮靡。天禧间,雪窦以辩博之才,恢宏其音,莫不卷舒抑扬,纵横得妙,后之作者莫出其右。然亦有以其美意变弄求新琢巧,变其宗风,失古淳全之作矣。至于景定、咸淳之间,所谓大道衰,变风变雅之作,于是雕虫篆刻竞之仿效晚唐诗人,小巧声韵,思惟炼磨,而成二十八字,曰道号颂。时辈相尚,迨今莫遏。于中虽有深知其非,而深欲绝去之者,然以久弊不能顿除,勉随其时,曲就其机。亦复不拒来命,时或秉笔,觌面信手赋,塞所需,聊为方便接引之意也。然以其音律谐和,与夫事理句意俱到而活脱者,使或哦之,诚亦可人。然譬如食蜜,中边皆甜,宜乎人其爱之,若夫欲济饑馁,不可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