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遍三千世界也。碧岩五十三则垂示曰:“遍界不藏,全机独露。”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佛名)如来名,即阿弥陀佛之省称。南史庚说传曰:举室咸闻空中唱:上行先生已生弥陀净域矣。...(术语)六波罗蜜经所说五藏之一。为真言陀罗尼之法藏,五藏中此为最上醍醐之教法,据之而立真言宗。...【犯邪命摄】 p0522 显扬七卷十五页云:犯邪命摄者:如有一人、为性大欲,及不知足,难养难满。又以非法求觅一切衣...痛苦的本性,俱舍论说有三种,即苦苦性、行苦性、坏苦性。...(术语)实者不妄不异之义。显教谓语之称于实,又行能与语相应者,为实语。密教谓说真如之言为实语。是释摩诃衍论所...(经名)有二译:一、为后汉安世高译,名柰女祇域因缘经。其一亦安世高译,题柰女祇婆经。与上经同而文稍略。...(术语)布施持戒等之六波罗蜜十波罗蜜也。...遮诠与表诠之并称。(一)通用于佛教各宗派。于华严宗,特称为遮情表德。通常指语言中之两种表达方式,遮诠,即从反面...(一)梵语 vyupa?ama。寂灭之略称。即涅槃之意。度脱生死,进入寂静无为之境地,称为入灭。(参阅“涅槃”4149、“寂...又作返魂香。闻此香能返死回生,故有此称。据汉书东方朔十洲记载,武帝征和三年(90 B.C.)月支国献反魂香四两。又...即莲华合掌,为密教行法最初所作之印。结印之样式为竖左右十指,而指掌共合。此印系表示清净行者身、口、意三业,故...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弘化社32分本)...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
前言 地藏王菩萨的法过去讲的人很少,一般人以为《地藏经》是超度往生的人,有人过世了,就念念《地藏经》超度超度...问曰:若复有人志求佛道者,当修何法最为省要?答曰:唯观心一法,总摄诸法,最为省要。问曰:何一法能摄诸法?答曰...一天,一个信徒请教禅师:我是个有家室的人了,但现在却疯狂地爱上了另一个女人,我该怎么办呢?禅师说:你能断定她...
(转自腾讯佛学) 南无阿弥陀佛! 各位腾讯的网友们,大家吉祥!今天是冬月的十七,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阿弥陀佛的圣...
故事发生在明末清初年间。距北京城几十里外有一个村子叫瓦家店。在这个村中有一个有钱的大户人家,人称钱员外。在他...
《佛遗教经》中讲: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关于安忍的力量,我上过的印象最深刻的一堂课是来自两个老居士的一...
大庄严经论说:有一次,佛和阿难在舍卫国的旷野中行走,看见有一堆金子埋藏着。佛对阿难说:这是大毒蛇。阿难对佛说...
净土法门是易行道,但古德说,净土易往而无人。无人去并非阿弥陀佛不慈悲、设置了种种条件限制我们往生,而是我们自...
遍界
【佛学大辞典】
上篇:遍计 | 下篇:遍参 |
(杂语)禅林类集曰:肇法师遭秦王难,临就刑说偈云:四大元无主,五阴本来空,将头临白刃,犹似斩春风。...
弥陀
陀罗尼藏
犯邪命摄
苦性
实语
柰女经
诸波罗蜜
遮诠表诠
灭
反魂香
本三昧耶印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梦参老和尚:地藏菩萨本愿经
【推荐】达摩大师破相论
生命中最爱的女人

阿弥陀佛是谁?为何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钱员外投胎讨债的故事

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

世人因财产遭殃的真是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