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宗教,其仪式之原始型态大多含有戏剧之成分,最初系以献神为目的,后则逐渐演变为布教之用途。然佛教略异于此种发展;原本以断尽烦恼、舍离七情六欲为主旨之佛教,于原始佛教及部派佛教时代,排斥一切华丽之戏剧歌曲,至大乘佛教时代始大量采用印度各种神话、叙事诗、通俗文学等,同时以戏曲来宣扬佛教教义。在当时,不仅为宣扬教义而编作戏曲,于寺院演出,且经典亦多以当时之戏曲形式编纂。法华经、维摩经等,即为此类代表作;疑系模仿印度戏曲十种形式中之维有迦(梵 vyāyoga)所写成。真正于佛教戏曲中占首位者,系马鸣所作“舍利弗之所说”(梵 ?āriputraprakarana)之断片,此为印度戏曲文学最早期之作品。此作品于一九一一年从中央亚细亚吐蕃之贝叶写本中被发现,原有九幕,内容系以舍利弗与目犍连改宗归投释尊之故事为骨干。又传为戒日王所作之“龙王之喜”(梵 Nāgānanda)五幕戏亦为著名之佛教戏曲。近代印度诗圣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所作诸多戏曲作品中,“舞者之供养”(Natīrpūjā)、“真陀利”( Chandālikā)二作均取材于佛教经典中之故事。

中国戏曲在思想、题材、形式等各方面,受印度文学及佛教经典之影响甚大,如京戏中之“西游记”、“目莲救母”、“白蛇传”等脍炙人口之名作,内容均充满佛教之因果思想;另如佛曲、宝卷、变文及长篇之弹词等讲唱文学,亦受佛偈文体之影响而产生,尤以“佛所行赞”关于八王分舍利之一段,俨然戏曲形式之对白,更奠定了元人杂剧之基础。然较具佛教文学价值者,以明、清之传奇为多。其中最著名者为“劝善金科”、“归元镜”,前者为钦定戏曲,为源自盂兰盆经之民间传说|目莲戏,故传播至广;后者全剧分为四十二分,系取华严经四十二字母之义,其中之曲白皆源自藏经之语录,故可视为佛教之戏曲。其他以佛教为主题之著名传奇尚有“弥勒记”、“茯苓山”、“享千秋”、“无底洞”等。又戏曲中之乐歌部分以佛教为主题者,最早为隋唐之乐府,如“普旡佛曲”、“日光明佛曲”等。刊行于明代永乐年间之“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乃歌赞诸佛名称之名曲,为散曲中最珍贵之资料,共计南北曲调四百余种,二一七七首。其版本以永乐原刊为最早,永乐十五(1417)至十七年间曾颁行天下,令所有民众赞诵,以得劝恶修善之功德。

除上述外,另如“天雨花”、“笔生花”、“安邦定国志”等著名弹词,系源自佛偈之样式体裁;郑廷玉之“布袋和尚”、吴昌龄之“唐三藏西天取经”等杂剧,系将佛教高僧之事迹加以改编而成。另如元代无名氏之“金水桥陈琳抱妆盒”杂剧,出典为六度集经卷二、大方便佛报恩经卷三之鹿女故事;李好古之“张生煮海”杂剧,出典为贤愚经卷八大施抒海品之故事。至二十世纪梅兰芳所编之“天女散华”,取材于维摩经;尚小云之“摩登伽女”,取材于摩登伽经,亦皆广受欢迎。

日本古典戏曲中,较特殊者有圣德太子时代输入之伎乐及舞乐,其后与民间之散乐互相结合,自此寺院之祭祀行事乃逐渐戏剧化。大抵而言,日本之能剧、文乐、歌舞伎剧等,皆经常以佛教故事为题材,或以佛教思想、赞叹佛德等内容为戏剧主干。例如日本最伟大之戏曲作者近松门左卫门之三十篇歌舞伎脚本中,约有半数即属于有关佛教之剧本。

于十六、七世纪时,日本产生所谓新兴商人阶级之黄金时代,戏曲亦随之蓬勃发展。然至德川时代,幕府施行锁国政策,商人或一般民众顿显志气消损;复因寺院僧侣之堕落,渐失民众之尊重,故当时之戏曲中,多以破戒无惭之僧侣为主角,此类剧作有:延命院日当、十六夜清心、法界坊等。明治维新后,佛教界以锐意革新之姿态因应新时代,於戏曲方面亦产生焕然一新之气象,著名之作品有:坪内逍遥之“役の行者”、森鸥外之“日莲辻说法”、长田秀雄之“大佛开眼”、武者小路实笃之“佛陀と孙悟空”、仓田百三之“出家とその弟子”等。[Sylvain Lévi: Le théâtre indien, 1890; Sten Konow: Das indische Drama, 1920; A.B. Keith: The Sanskrit Drama, 1924](参阅“宝卷”6745、“变文”6913) p6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