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释氏要览 > 正文
资持记·释标宗篇:“问:‘法之与体,同异云何’?答:‘业疏云,体者戒法所依之本。是则法为能依,体是所依,不可...(人名)清代乾嘉时人。名际醒,字彻悟。一字讷堂。京东丰润县人。俗姓马氏。投三圣庵荣池老宿剃发。于性相二宗三观...七有之一。谓依过去之戒定等因,而感得现在之天界乐果。以其果报存在,故称为有。[长阿含十报法经卷上、大毗婆沙论...【心心所名义差别】 p0356 俱舍论四卷十三页云:如是已说诸心心所,品类不同,俱生异相。然心心所,于契经中,随义...又作慈恩宗、瑜伽宗、应理圆实宗、普为乘教宗、唯识中道宗、唯识宗、有相宗、相宗、五性宗。广义而言,泛指俱舍宗、...(名数)瑜伽论八谓:一,想倒。二,见倒。三,心倒。四,于无常常倒。五,于苦乐倒。六,于不净净倒。七,于无我我...【遍知苦智有十八种】 p1242 显扬十五卷九页云:复次于一切苦、能遍了知,当知有十八种。何等是耶?颂曰:信解、与...(术语)哀者悲哀。愍者怜愍。见人苦而起之慈悲情也。胜鬘经曰:哀愍覆护我。无量寿经下曰:如来普慈哀愍,悉令度脱...【诃利帝南】 光明云:诃利帝南,此标梵语。鬼子母等,此显凉言。名虽有二,人祗是一。故律中明鬼子母后总结云...(一)于禅林中,指机锋锐利之禅者。 (二)无准师范禅师之自称。无准参谒蒙庵,问答之间,大显机境,蒙庵遂以“乌头子...1、就实相之空理而言,如般若经说: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意思是说诸法就是真空,真空即无增减...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高安县黄檗山鹫峯下。乃曹溪六祖之嫡孙。西堂百丈之法姪。独佩...准提咒持诵仪轨...
请试论之:夫善恶之兴,由其有渐。渐以之极,则有九品之论。慧远大师《三报论》 三世因果错综复杂的格局,唯佛与佛...问: 为什么一念佛就妄念很多? 大安法师答: 其实不是这么回事,你不念佛照样有妄念。你通过念佛,还知道自己有妄...
淫因者,无量劫来,行淫之事,纳识田中,爱水润生,今受身形,前作淫业,时时恶发;或内心缘行淫之境,而淫心动。正...问: 弟子在《印光法师文钞》中读到印祖对女众出家甚是反对,原文说若女众有信心者即令在家修行,万万不可令其出家...山头主义,门户之见 弘一大师说:【因所皈依者为僧,非皈依某一人,应于一切僧众,若贤若愚,生平等心,至诚恭敬,...两千年来,以中印文化为主的东方文明,光耀世界,它是净化人心、指导人们履行正道的灯塔。从近代开始至今,随着西方...
念佛止观就是执持南无阿弥陀佛名号。 何为止?就是遮止一切境界之相。当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的时候,就会系心一处,...无论做什么事,都有一个目的。做事如果不预定一个目的,不但浪费时间,徒耗精力,而且结局也决不会收到美满的效果,...
义天
【释氏要览】
婆沙论云。能解诸法义。见一切法空义。名义天。
上篇:优婆夷 | 下篇:优赏 |
(役名)禅门之职位,拟于朝廷之两阶,分东序西序之两班。...
戒法戒体不即不离非同非异
彻悟
天有
心心所名义差别
法相宗
七颠倒
遍知苦智有十八种
哀愍
诃利帝南
乌头子
不增不减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大藏经】【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三世因果错综复杂 唯佛与佛方能究竟
为什么一念佛就妄念很多

有此三淫,当受三途苦报
印光大师为何对女众出家甚是反对
慧律法师《修行人常犯的通病》
惟贤法师:玄奘精神与人间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