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安居之制也。见〈安居〉处。结制礼仪,如《敕修清规》。
佛教词典 > 禅林象器笺 > 正文
子题:行水 资持记释云:“又下,次明余食。恐谓僧余,不应与俗。准此明开;寺中应闭。次科,经中 行水 ,谓别器盛...(术语)对于实之语。方便之异名。暂用之而终废之者。...(?~865)日本真言宗僧。幼性俊利,弘仁六年(815)于东大寺受具足戒,后从空海习密教。承和三年(836)奉敕来唐...(名数)法华经序品曰:有八龙王:难陀龙王、跋难陀龙王、娑伽罗龙王、和修吉龙王、德叉迦龙王、阿那婆达多龙王摩那...(一)位于我国山西五台县东北,与峨眉山、普陀山、九华山合称为我国佛教之四大灵山。以东、西、南、北、中五峰耸立,...(书名)四卷,失著者名,后魏菩提流支译。宝积经第一百十一卷,释普明菩萨会第四十三之一卷。...【所为取】 p0737 瑜伽八十九卷十一页云:问:何所为取?答:为得诸欲,及为受用,故起初取。由贪利养,及以恭...在家人所应受持的二种戒,即五戒和八戒。五戒是尽形寿之戒,八戒只是一日一夜之戒。...(经名)具名大方广曼殊室利经观自在多罗菩萨仪轨经,一卷,唐不空译。多罗菩萨之仪轨也。密教之金刚萨埵,即显教所...(术语)分别有为事相之智也,在佛为后得之权智,在凡夫为虚妄之计度。离此虚妄之计度与真理冥符,是曰无分别智,即...梵语 gotra。又作种姓。即佛及声闻、缘觉、菩萨等三乘人各具有可能证得菩提之本性。此有先天具足不变者,与后天修行...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嘉兴藏流通本)...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萨成佛之弘轨也。轨不弘,则不足以寮群异指其归;性不尽,则物...学佛,就是要超越自己。但要从何下手呢?第一,要从去贪下手。 贪也可以解释为执着,我们执着就会有痛苦。仔细想一...
◎佛法,法门无量。无论大、小、权、实,一切法门,均须以戒、定、慧,断贪、嗔、痴,令其净尽无余,方可了生脱死。...李叔同(弘一大师)有幅字,就是知止二字。我们一般说知足,我觉得知止比知足境界更高一层。知足是人家给多少,你虽然...
《观音菩萨普门品》大家都看过了,普门品里称观音菩萨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这个名号是有来由的。...《地藏菩萨本愿经》是佛经中的孝经。佛在忉利天为母说法,集结无量无边诸佛菩萨、天龙八部前来,一同赞叹地藏菩萨 ...
大概禅在当下,大体上是要回答这样的两个问题。 一个是什么叫禅,一个是什么叫当下。 当下就是现前的一念心。禅在当...
有一种错误的说法:你年纪轻体力强,应该研究教理;如果你年纪大了,好好念佛得了,不要搞那么复杂。但是这种说法对...
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对于戒为第一安稳功德住处,曾讲一个小故事:有一贫穷人供养天神,求能离苦得乐,他早晚上...
结制
【禅林象器笺】
上篇:接待 | 下篇:接官牌 |
【桥梁】 p1390 瑜伽八十三卷十一页云:桥梁者:由此为依,渡恶法故。...
食竟收敛法
权
常晓
八大龙王
五台山
大宝积经论
所为取
在家二戒
曼殊室利经
分别智
种性
【大藏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慧律法师《去贪则清凉》

仗佛慈力,于此了生死大事
知止

奶奶虔诚祈求观音菩萨找回被拐孙子
地藏经消业障法门

这一念心就是一切的法

年纪大了就不要研究教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