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用轨范·抽脱〉云:“解绛系笐竿上。”笐义,见〈浴室笐竿〉处。
佛教词典 > 禅林象器笺 > 正文
梵语 māra,巴利语同。全称为魔罗。意译为杀者、夺命、能夺、能夺命者、障碍。又称恶魔。指夺取吾人生命,而妨碍善...子题:从生 资持记释云:“相似谓同名罪; 从生 ,谓种类罪。”(事钞记卷七·一八·一三)...梵名 Madhyamakāvatāra,西藏名 Dbu-ma-lahjug-pa。又译作入中观论。为具缘派中观宗之大成者月称(梵 Candrakīr...一切烦恼根本,起于我耳,计执于我,一切生死波澜,于焉兴矣。...(术语)大乘之总名。无等无等之意,言他无比类也。宝积经二十三曰:是故此乘名大乘,(中略)无上上,无等等乘。...【正知而住】 p0502 瑜伽二十一卷八页云:云何正知而住?谓彼如是常勤修习觉寤瑜伽已;若往若来,正知而住;若睹若...指有关出家受戒之作法。世尊以来即有关于出家受戒之规定,此类规定详载于诸部派之律藏犍度部受戒犍度中,印度部派佛...【有漏果】 由有漏因所招感的果报。如轮回于三界六道,皆为有漏之果报。此亦相当于四谛中的苦谛。...【圣教】 p1225 瑜伽十三卷二十一页云:云何圣教?谓授以归依,制立学处,施设说听,建立师徒,施论、戒论、生天之...(术语)经之体也。谓一经所诠之主质。天台观经疏卷上,谓诸法实相为经之体,余皆魔事,如诸星环北辰,万流宗于东海...(名数)谓三十七道品中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之二十二种也。以此皆在见道之前而分之。仁王经上曰:二十二品...(龙藏本)...(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礼佛大忏悔文...
身体健康是很多人十分向往的。有不少人都是花钱买药、买保健品、找什么健身良方。这些不是都没有用,而是治标不治本...
南无阿弥陀佛,各位大觉世间的有缘,大家吉祥。今天我们跟大家分享一个话题,就是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就是说我...
下午很多人来打往生普佛,这也是一种不好的行为,也是佛事行为,时间久了,到处的人都来,后患无穷。 现在打普佛,...有一个国家国境邻海,海中龙王时常兴云作雨,致令水患时闻。须竭长者为消灾祈福,恭请释迦牟尼佛至国内应供。龙王虽...
可怕的现状 我们每到寺院等宗教场所,都会看到袅绕的烟霭和通明的灯烛,马上就会感觉到一种神圣气氛,身心也不由得...五大劫以前,菩萨是一个诚实的商人,在舍利婆国贩卖装饰品。有时他会和舍利婆国另一个贩卖同样商品的商人同行,而那...
大乘佛教,有很多很多的法门可以来修学,古德把整个大乘佛教的修学,把它分成两个重点,一个叫做理观,一个叫做事修...
我们在打禅七的时候,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保持自我的清醒和觉知,让当下这一念能够清明地呈现在每一个当下。行香的...
厕笐竿
【禅林象器笺】
上篇:茶末 | 下篇:藏司 |
(术语)禅道至难,险如鸟道,鸟道者地名也,又至道寥廓,如空中鸟迹也,洞山录曰:我有三路接人,鸟道玄路展手。玄...
魔
相似从生
入中论
计执我法
无等等乘
正知而住
出家作法
有漏果
圣教
经体
二十二品
【大藏经】【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造什么因果会导致疾病缠身

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

现在打普佛,有点像买保险一样
神通与智慧

提倡环保--远离有毒香烛
诚实的商人

得到临终正念的三个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