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曰坐夏。其辨见〈安居〉处。
佛教词典 > 禅林象器笺 > 正文
佛为满清净者,菩萨为分清净者。佛与菩萨合称满分清净者,此乃传统之解释。原义则指完全清净者。成唯识论卷一(大三...【声闻失坏正法及毗奈耶】 p1395 瑜伽七十三卷九页云:复次云何声闻失坏正法及毗奈耶?谓有声闻,计唯无有烦恼烧然...药师如来之十二誓愿。即:(一)愿自他身光明炽盛。(二)愿威德巍巍开晓众生。(三)使众生饱满所欲而无乏少。(四)使一切...菩萨五十二位修行中,最初十位名十信,因入佛教海,修无量法门,要以信为先也。 一、信心。心与理合,确切不移...略作想。即集中心念于某一对象,以对治贪欲等妄念。或为进入正观而修之一种方便观。坐禅三昧经卷下(大一五·二八一...(术语)诠者,显也。显真理之文句云真诠。宗镜录二十六曰:金是身外之浮财,岂齐至教。命是一期之业报,曷等真诠。...阿难陀言。云何智者于蕴善巧?佛言。智者于五蕴。如实知见。是蕴善巧。谓如实知见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是...梵语 cīvara。又作至缚罗。意译作衣。为佛制比丘三衣(僧伽梨、郁多罗僧、安陀会)之总称。一般以袈裟(梵 kasāy...【具足住】 p0823 瑜伽十二卷十二页云:具足者:圆满清白故。住者:所修观行,日夜专注,时专注故。 二解 ...【三慧断惑差别】 p0207 大毗婆沙论一百八十七卷四页云:复有三种。谓闻思修所成差别。问:此三、何者能断烦恼?答...受戒者登上戒坛,发表其身口意之三业,而真正受得戒法,名为表戒。此时受戒者体内,发得而不表显于三业之戒体,名为...六祖大师法宝坛经...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孤独,为子取妇,得豪贵长者家女,端正无双,憍豪慠慢,不以妇...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来诸众生故。说是七俱胝佛母心准提陀罗尼法。即说咒曰。 南谟飒...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日,佛陀告诉比丘们:我现在为大众解说何谓善聚,您们要善加思惟之。诸比丘们...
中国古代以和为最高的价值。孔子弟子有若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孔子亦说:君子和而不同,...
明朝江山人朱恺,字寿仁,性情淳厚好学。他们家里不吃牛肉、狗肉,已经有三代了。朱恺小时候失去了父亲,身体瘦弱,...从前,寺院里住着一老一少两个僧人。老僧才学广博,声名远播。小沙弥整日按师傅所授之法打坐,读经, 日复一日。小...有一个农夫,礼请无相禅师到家里来为他的亡妻诵经超度,佛事完毕以后,农夫问道:禅师!你认为我的太太能从这次佛事...
前有数行奉寄,想已尘览。顷接手书,乃有尘业情缘,卒难销陨,何时得成妙观等语。足知求道之切。然依鄙见,即此厌尘...
学习大乘佛法,修学的目标就是要利益一切众生。然众生根器不同,又难调难伏,非大菩萨难以做到度化各类一切众生,那...人不一定生性多疑,多半是因为曾经上过当,所以才疑神疑鬼。若父母就经常哄骗孩子,孩子自然也学会骗人,因此让人误...
坐夏
【禅林象器笺】
上篇:作声 | 下篇:坐参 |
(术语)Śāstā devamanuṣyānām,佛十号之一。译曰天人师。智度论二曰:舍多,秦言教师。提婆,言天。。...
满分清净者
声闻失坏正法及毗奈耶
二六之愿
十信
观想
真诠
智者于蕴善巧
支伐罗
具足住
三慧断惑差别
表戒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佛说玉耶女经
【大藏经】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五根为善聚

为什么要以「和」为贵

放生牛的奇报
活在当下
自私的回向

只此数语,便是念佛三昧秘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