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辞典 > 三藏法数

六种调伏

[出菩萨善戒经] 一性调伏谓菩萨宿有善根种性故。能修习善法。调伏身心诸烦恼障。由是得证菩提。是名性调伏。(...

种子识六义

[出成唯识论] 种即能生之义也。谓于八识之中。随一识起时。能生一切善恶之法。故名种子识。(八识者。眼识。耳...

六轮对位

[出菩萨璎珞本业经] 轮有二义。一运转。二摧碾。谓佛菩萨转于法轮。则能摧碾众生惑业。故以六轮对诸位次也。一...

六种住

[出菩萨地持经] 六种住者。约别教位次而论也。以此六人所证之位。皆不退失。故名为住。一种性住种即能生之义。...

六种决定

[出大乘庄严经论] 论云。菩萨由六度增上。得六种决定。一财成决定谓菩萨由布施力。必定常得大财成就。是名财成...

六种摄

[出菩萨地持经] 摄即摄取。亦摄受也。谓菩萨以此六种摄诸众生。过去已摄。现在今摄。未来当摄。乃至历尘数劫。...

六种阿罗汉

[出法华玄义] 梵语阿罗汉。华言无生。又云无学。谓三界生死已尽。故名无生。无法可学。故名无学。(三界者。欲...

六法师

[出大智度论] 法华文句云。法者轨则也。师者训匠也。谓师于妙法自行成就。又能以妙法训导于他。故称法师。一信...

六和敬

[出法界次第] 和敬者。和同爱敬也。此六者。通名和敬。盖外同他善谓之和。内自谦卑谓之敬。今称僧为六和。盖出...

六群比丘

[出十住毗婆沙论] 梵语比丘。华言乞士。谓此等比丘。于佛世时。聚集成众。作诸非威仪事。群出队入。故名六群比...

三宝有六义

[出诸经要集] 二宝者。佛法僧也。乃四生之导首。六趣之舟航。世所贵。故名为宝。(四生者。胎生。卵生。湿生。...

六欲天

[出楞严经] 欲即色欲。四天王以形交为欲。忉利以风为欲。夜摩以抱持为欲。兜率以执手为欲。化乐以亲笑为欲。他...

六界聚

[出中阿含经] 界即界分。聚即聚集。谓人之身。聚集六法。各有分齐。故名六界聚。一地界聚地以坚碍为性。谓人之...

六难

[出涅槃经] 一佛世难遇谓诸佛不常出世。众生悬远难遇。而遍众生不修胜因。不行众善。虽佛出世。亦不得遇。故云...

六相应想

[出大集法门经] 一眼相应想谓眼根对色时。与哀相应而起想念。是名眼相应想。二耳相应想谓耳根闻声时。与识相应...

人死六验

[出诸经要集] 谓人生世间。作善作恶。罪福昭然。纤毫无隐。及临终时。将感来生善恶果报。先有六验。一验生人中...

广六度行

[出成具光明定意经亦名六德行] 一广施旷大曰广。舍财曰施。谓行施者。既怀广大之心。应当知身非常。四大不净。...

六种戒

[出瑜伽师地论] 一回向戒回向戒者。谓菩萨利他心大。则以持戒善利。普皆回向一切众生。同成佛果也。(菩萨。梵...

六斋日

[出四天王经并增一阿含经] 六斋日者。据毗婆沙论所说。凡遇持斋之日。则遇中不食。一每月初八日帝释勑四天王各...

六种巧方便

[出菩萨地持经] 一随顺巧方便谓菩萨欲为众生说法。先以善巧方便。随顺教诫。令生信乐之心。然后以如来甚深法义...

思修六意

[出摄大乘论] 一广大意谓菩萨修行。发广大心。历无数劫而得菩提。于此时劫。常舍身命。及以恒河沙数世界满中七...

六种意乐

[出摄大乘论] 谓菩萨修习一切法门。皆须作意欣乐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一广大意乐谓菩...

起塔有六意

[出华严经疏] 一为表人胜谓如来三界至尊。最胜无比。故建塔以表之。令人瞻礼而归敬也。(三界者。欲界。色界。...

六法令他欢喜

[出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 一身业行慈谓于诸贤圣及同修梵行人处。起慈善心。以为礼敬烧香散华种种供养。若...

外道六师

[出陀罗尼集经并翻译名义] 邪心见理。发于邪智。不禀正教。故名外道。辅行云。六师元祖。是迦毗罗。支流分异。...

六苦行外道

[出大涅槃经] 一自饿外道外道修行。不羡饮食。长忍饥虚。执此苦行。以为得果之因。是名自饿外道。二投渊外道谓...

六道

[出法华文句] 道即能通之义。谓六道生死。展转相通。故名六道。一天道天即天然自然。乐胜身胜。是名天道。二人...

六蔽心

[出大智度论] 一悭心谓众生由此悭吝蔽覆于心。不能行于布施。纵行布施。亦不能以好物与人。是名悭心。二破戒心...

六染心

[出起信论] 六染心者。谓心体本净。离诸妄染。以依不觉。忽起无明。由无明熏习力故。遂有六种染心之相。一执相...

六种动相

[出大乘同性经并大智度论] 相即涌没之相。涌谓涌起。没谓隐没也。以东西南北中边互而言之。故有六种焉。亦名六...

六着心

[出华严孔目并演义钞] 一贪着心引取之心为贪。谓于六尘等顺情之境。引取无厌亦着不舍。故名贪着心。(六尘者。...

六种散乱

[出阿毗达磨杂集论] 一自性散乱谓五识自性。驰逐外缘。乖于静定。故名自性散乱。(五识者。眼识。耳识。鼻识。...

六粗相

[出起信论] 六粗。谓由业转现三细而生。故名六粗。(业转现。即第八藏识中初起之三相。以其微细。故名三细也。...

六种俱生惑

[出大乘百法明门论] 惑即昏迷不了之义。谓贪嗔等惑与身俱生。故名俱生惑。一贪惑谓于五尘顺情境上。引取无厌。...

六欲

[出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 一色欲谓若见青黄赤白及男女等色。无智愚人。不知其患。心生贪着。是名色欲。二形貌欲...

六烦恼

[出瑜伽师地论] 谓贪嗔等昏烦之法。恼乱心神。名为烦恼。一贪烦恼贪即贪爱。谓于五欲顺情等境。求而未获。爱而...

六触生爱

[出阿毗达磨发智论] 触即触着。亦对也。一眼触生爱谓眼能触对一切世间所有青黄赤白等种种之色。贪爱不舍。是名...

六漏

[出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 漏即失也。落也。谓因烦恼惑业。漏落三界生死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依正无碍六句

[出华严经疏] 依谓依报。即世间国土也。为身所依。故名依报。正谓正报。即五阴身也。正由业力感报此身。故名正...

六种震动

[出华严经疏] 六种震动者。动起涌三种是形。震吼击三种是声。于形声中各举一种。故言震动。六种复各有三相。遂...

六根

[出首楞严经] 根即能生之义。谓六根能生六识。故名六根。一眼根谓眼能于色境尽见诸色。瑜伽论云。能观众色。是...

六根功德

[出首楞严经] 六根功德者。六根所具之功德也。而此功德虽具于六根之内。而涉乎世界而成。故有一千二百之数量。...

六根互用

[出楞严经] 六根互用者。谓眼等六根更互而有其用也。如涅槃经云。如来一根。则能见色闻声。齅香别味。觉触知法...

龟藏六

[出法句譬喻经] 佛在世时。有一道人。在河边树下学道。十二年中想念不除。六根贪染。曾无宁息。不能入道。佛知...

六识

[出法界次第] 六识者。眼耳鼻舌身意。各有识也。谓依五根。能见五尘而为五识。于五尘境而起分别。为第六识。一...

六尘

[出涅槃经] 尘即染污之义。谓能染污情识。而使真性不能显发。涅槃经中。称此六尘。名六大贼。以能劫夺一切善法...

六种力

[出增一阿含经] 一小儿啼为力谓小儿啼显力。二女人嗔为力谓女人柔弱。有所争说。必依嗔恚而起。故名女人嗔为力...

六种身风

[出显宗论] 一入息风谓诸众生处胎卵位时。先于脔中有业风起。穿身成穴。如藕根茎。复有外风渐从口鼻相续而入。...

舍由六缘

[旧名舍心由六出俱舍论] 一由受心断坏故舍谓心先受一切恶法。今或得戒得定。作是念言。我从今时。弃先所受。是...

六种论

[出瑜伽师地论] 谓决择是非。议论得失。故名为论。一言论谓以一切言说。决择是非。辩论得失。故名言论。二尚论...

僧用六物

[出僧祇律并翻译名义] 一僧伽黎梵语僧伽黎。华言合。又云重。谓割之合成而重叠也。此衣于说法时着。二郁多罗僧...

七佛

[出翻译名义] 七佛者。谓过去庄严劫中三佛。现在贤劫中四佛也。(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庄严劫者。...

婆伽婆七义

[出涅槃经] 婆伽婆者。总万德至极之名也。经云。婆伽婆。具此七义。不翻华言者。多含义故。即五种不翻之一也。...

如来七胜事

[出优婆塞戒经] 一身胜谓如来身真金色。相好光明。而自庄严。一切无比。众生乐见。无有厌足。是名身胜。二法住...

七种无上

[出菩萨地持经] 一身无上谓如来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其身。世出世间。无有超过其上。是名身无上也。(三...

如来七种语

[出涅槃经] 一因语谓如来于现在因中。说未来果。如云众生乐杀。乃至乐行邪见。以此为因。是人当受地狱果报。若...

周行七步

[出涅槃经] 周者周帀。四方上下四维也。经云。如来于阎浮提林微尼园示现。从母摩耶而生。生已。即周行七步。唱...

华严七处说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华严者。因行如华庄严果德也。七处进。佛说华严经之处也。所谓人间三处。即菩提场。普光...

华严经题七字义

[出华严经大疏第三卷] 一大大即常体得名。常遍为义。谓旷兼无际。体不变易。竖穷三际。横亘十方也。(三际者。...

观心释华严经题七字

[出华严经疏] 一大是心体大即常也。遍也。体即心体也。谓此心体。含容法界。称性周遍。平等广博。不变不迁。无...

七种立题

[出天台四教仪集注] 隋天台智者大师。谓一大藏经题。不出人法譬三者而已。因以单复具足不同。遂立为七种也。一...

法华七喻

[出法华文句] 一火宅喻火譬众生五浊等苦。宅譬三界。谓三界众生为五浊八苦之所煎逼而不得安隐。犹大宅被火所烧...

大乘七种大义

[出大乘庄严经论] 一缘大谓菩萨修行大乘之法。由无量修多罗广大法义而以为缘。故名缘大。(菩萨。梵语具云菩提...

大乘七善

[出法华文句] 夫七善之法。乃通大小。今依法华所明。是圆顿大乘之七善也。一时节善谓法华一经。具乎序正流通三...

七种性自性

[出入楞伽经] 性即不迁变之义。此不迁变性。是如来之自性。故云性自性。(虽有七种之名。不出如来第一义心也。...

七空

[出入楞伽经] 由凡夫执着妄想自性故如来为说空法以破之。诸经所说空义不一。今言七种者。乃赴一时之机。如应病...

七种第一义境界

[出入楞伽经] 七种境界者。即诸佛菩萨所证所得之境界也。而皆云第一义者。乃约究竟极处而言。然此七种有通别之...

七真如

[出瑜伽师地论] 一流转真如流转即运动之义。真如者。真名不伪。如名不异也。谓诸众生造作一切行业。流转生死。...

七常住果

[出楞严经] 常住者。无灭无生。不迁不变之谓也。果者。在修曰因。在证曰果。谓此七种即诸佛所证法身之果德也。...

七辩

[出华严经疏] 一捷辩谓菩萨智慧。通达诸法名字。分别无滞。捷如影响。故名捷辩。(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

七种定名

[出翻译名义] 定即禅定也。禅有二种。一者世间禅。二者出世间禅。而定名不出此七种也。(世间禅者。即色界四禅...

七方便

[亦名七贤出天台四教仪集注] 方谓方法。便谓便宜。犹善巧也。谓一切众生欲出三界断除烦恼惑业而证真空涅槃之理...

七觉分

[出法界次第] 觉即觉了。谓觉了所修之法是真是伪也。分即支分。谓此七种法。各有支派分齐。不相杂乱。故名七觉...

七知

[亦名大乘七丈夫出涅槃经] 七知者。谓佛于涅槃会上。告诸菩萨。住于大乘。知七善法。名具足梵行。是也。(梵语...

七净华

[出翻译名义] 不染白净。华乃对果而言。即因中所修之行也。谓二乘修习无漏之业。以七种净行为华。而证道果。故...

七财

[出十诵律并未曾有因缘经] 财者。信等七种出世间之法财也。一切众生。行此七法。资成道果。故谓之财。一信财信...

藏都七阶

[出天台四教仪集注] 藏教者。即小乘经律论三藏教也。阶者。阶级次第也。谓藏教菩萨修行之次第也。(菩萨。梵语...

菩萨七相怜愍

[出瑜伽师地论] 一无畏怜愍谓菩萨于诸有性。以无畏力。起怜愍心。随顺众生身语意业。利益安乐。是名无畏怜愍。...

菩萨有七种大

[出菩萨地持经] 一法大法即诸佛所说之法也。谓菩萨能受持十二部经之法。最上最大。故名法大。(菩萨。梵语具云...

善友七事

[出楞严经疏] 谓菩萨常为利乐一切众生。示现世间而作善友。劝导诱掖。开示教他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

小乘七种圣

[又名七士夫趣亦名七丈夫出天台四教仪集注] 圣。正也。舍凡性入正性。故名为圣。贤首宗立为七士夫趣。亦名七丈...

七流

[出华严孔目] 流者。即见思二惑也。此惑能漂流众生入生死海故也。谓四果之人。因修四谛之法。能断见思之惑。而...

华严宗七祖

[出佛祖统纪] 一马鸣尊者马鸣乃西土十一祖也。东天竺国人。说法时。能感群马得解悲鸣。故曰马鸣。依百本大乘经...

七识住

[出阿毗昙论] 识即心识。住者。谓此识随所感报而安住也。论中不及四禅天非想非非想天者。偈曰。善处在欲界。及...

七海

[出法集名数经] 一盐水海金刚三味经云。海有金刚轮。随时转故。令大海水同一盐味。故名盐水海。二乳海谓世有一...

六十二见

[出大涅槃经] 谓外道之人。于色受想行识五阴法中。每一阴起四种见。则成二十见。约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论之。成六...

七众

[出仁王护国经并翻译名义] 七众者。谓出家五众。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在家二众。优婆塞。优...

七种人

[出涅槃经] 师子吼菩萨问佛言。若一切众生既有佛性。何须更习八圣道耶。佛言。性虽本具。要须修习圣道。方见佛...

世间七丈夫

[出华严经疏] 谓能制心离欲。身无过恶。心怀道德。修诸梵行。具此七法。名为世间丈夫也。(梵行即净行也。)一...

七法不可避

[出法苑珠林] 一生不可避谓人受生。皆由前世善恶之业。若前世作善。今生善处。前世作恶。今生恶处。若欲避恶报...

七种不净

[出天台四教仪集注] 谓修行之人。恐于自他身分而起贪着。妨于正道。故令假作此不净之相。破其着心。故有七种也...

七种礼佛

[出法苑珠林] 谓天竺勒那三藏。睹此方俗。不习礼佛之仪。遂传此七种之法。虽通云礼佛。而有是非浅深不同。盖欲...

七种忏悔心

[出慈悲水忏] 忏。梵语具云忏摩。华言悔过。华梵兼举。故云忏悔。忏名修来。悔名改往。若欲忏悔者。先当起七种...

七周行慈

[出天台四教仪集注] 周者周遍也。佛为多嗔众生令修众生缘慈之观而对治之。不出七境。先亲而后冤者。从易而至难...

外道七种无常

[出入楞伽经] 一作已而舍无常作即造也。舍者。舍前造作之个也。谓外道计地水火风四大和合而造。后见四大相异。...

七见

[出华严孔目] 分别曰见。谓外道于诸法中。执己为是。以正为非。迷惑不解。失于正理。故有七种之见也。一邪见谓...

七有

[出长阿含十报法经] 因果不亡曰有。谓由身口意所作善恶之因。能招六趣生死之果。因果相续。故名七有。(六趣者...

七遮罪

[亦名七逆罪出焚网经] 遮谓遮障圣道。逆谓不顺于理。行此七罪。不复成就善根。经云。法师不得与七逆人现身受戒...

七聚

[出翻译名义] 聚即类聚。谓聚众律以成其类。随犯而制之。故名七聚也。一波罗夷梵语波罗夷。华言极恶。有三义。...

七支

[出法界次第] 支即支分。身三支。谓杀盗淫。口四支。谓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总名七支。即十恶中之七也。一杀生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