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辞典 > 三藏法数

三种色

[出五蕴论] 一显色显即明显。色即质碍之色。谓青黄赤白。光影明暗。烟云尘雾。虚空等色。明显可见。故名显色。...

三障

[出涅槃经] 障。蔽也。谓诸众生被惑业障蔽。不见正道。善心不能生起。故名障也。一烦恼障昏烦之法。恼乱心神。...

三种重障

[出瑜伽大教王经] 一我慢重障谓我慢贡高。邪见执蔽。不能下心。敬事诸佛菩萨师僧父母。及不能学如来正法。是名...

三杂染

[出显扬圣教论] 一烦恼杂染烦恼杂染者。亦名惑杂染。谓身见边见及贪嗔痴等一切烦恼。皆能染污心识。令不清净故...

三时无悔

[出四教仪集注] 三时无悔者。谓人造作五逆等罪。若于欲作正作作已。三时之中。心无改悔者。是名上品极恶之业。...

欲界三欲

[出翻译名义] 一饮食欲谓凡夫之人。于种种美味饮食。多生贪受。是名饮食欲。二睡眠欲谓凡夫之人。心多暗塞。不...

三苦

[出析玄记] 一苦苦谓有漏五阴之身。性常逼迫。名苦。又与苦受相应。即苦上加苦。故名苦苦。(五阴者。色阴。受...

三漏

[出法华文句记] 漏。失也。落也。谓诸众生由起惑造业。漏落三界生死。不能出离也。然有因果之分。惑业为诸漏之...

三疑

[出禅波罗蜜门] 禅波罗蜜云。以疑覆故。于诸法中不得定心。定心无故。于佛法中空无所获。疑虽甚多。未必障定。...

三退屈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一菩提广大屈梵语菩提。华言道。谓闻无上菩提。广大深远。心便退屈。是名菩提广大屈。二...

三道

[出金光明经玄义] 道即能通之义。谓三道更互相通。从烦恼通至业。从业通至苦。从苦复通至烦恼。展转相通。生死...

汤泉三缘

[出稽古略] 中天竺国王。名迦胜。问婆舍斯多尊者曰。此苑有泉。热不可探。未知何缘所致。愿为决之。尊者曰。此...

三苦对三界

[出天台四教仪集注] 一苦苦对欲界谓三界受生。无非是苦。欲界诸境逼迫。苦中复苦。故云苦苦对欲界。二坏苦对色...

三千世界

[出长阿含经] 一小千世界谓一日一月绕一须弥山。照四天下。山腰是四天王天所居。山顶是三十三天所居。此天之上...

三世

[亦名三际出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世即迁流之义。亦隔别之义也。一过去世谓善恶诸行。已起已生。已转已聚集。已...

三世业

[出大智度论] 一过去世业谓过去世。若意起贪嗔痴等。即动身口作诸恶业。若意不贪不嗔不痴等。即动身口作诸善业...

三种世间

[出大智度论] 隔别名世。间差名间。谓十界假名五阴国土三种。一一差别不同。故名三种世间。(十界者。佛界。菩...

器世间说法有三义

[出华严经疏] 一约通力说约犹依也。谓佛以神通力。令诸世间无情之物。皆能说法。故名约通力说。二约融通说谓依...

三际时

[出华严经疏并演义钞] 三际时者。西域一岁分为三际。即热时雨时寒时也。一热际时西记云。从正月十六日。至五月...

三量

[出宗镜录] 一现量现即显现。量即量度。是楷定之义也。谓眼识乃至身识。对于显现五尘之境。而能度量。楷定法之...

三才配三世间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世间者。隔别名世。间差名间。谓诸法间隔不同也。一天配正觉世间正觉即佛也。谓天道广大...

三相续

[出楞严经] 一世界相续经云。世为迁流。界为方位。东西南北四维上下为界。过去未来现在为世。故名世界。由众生...

三阿僧祇劫

[出天台四教义] 梵语阿僧祇劫。华言无数时。此三僧祇。且约释迦如来修菩萨道时以论分限也。俱舍论问云。既云无...

三时

[出南岳祖师发愿文] 谓释迦如来入灭之后。教法住世。人有禀教者。即能修行。有修行者。即能证果。是名正法据法...

三有

[出菩萨善戒经并大智度论] 三有者。谓欲界色界无色界。六道众生。各随所作善恶之业。即感善恶之报。因果不亡。...

三种有

[出大智度论] 一相待有待即对待之义。谓如长短彼此等。实无长短。亦无彼此。以相待故。乃有长短等名。是则长因...

三类境

[出翻译名义] 三类境者。谓第八阿赖耶识。缘三种境。种子根身。即内境也。器世间。即外境也。(梵语阿赖耶。华...

三聚

[出显宗论] 一正性定聚谓断贪嗔痴等烦恼皆尽。心无邪伪。此性决定聚集不散。是名正性定聚。二邪性定聚谓四恶趣...

三生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一见闻生见闻生者。谓八难众生。宿世见闻华严大经正法。不能信受。反生毁谤。故感八难之...

三分别

[出阿毗达磨杂集论] 论云。唯一意识有三种分别也。一自性分别谓意识对于现在六尘之境自性而起分别。故名自性分...

三无差别

[出华严经疏] 谓心佛众生。虽在因在果。迷悟不同。然其理性所具。本来平等。初无有异。故经云。心佛及众生。是...

妙行三因缘

[出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 一时因缘时即时分。因缘者。能生为因。助成为缘。谓五浊不增时。诸有情类具大威德。好...

三辈事佛

[出分别经] 一为么弟子事佛经云。何谓魔弟子事佛。佛言。虽受佛戒。心乐邪业。不信正道。不知有罪恶之报。假名...

三种光明

[出瑜伽师地论] 一外光明谓日月星光及火珠灯炬等光。皆能破除昏暗。是名外光明。二法光明谓随其所闻之法。观察...

三净肉

[出十诵律] 一眼不见杀谓自眼不见是生物。是人不为我故杀。是名不见杀。二耳不闻杀谓于可信之人。不闻是生物。...

三长物

[出摩诃僧祇律] 一衣长物衣长物者。谓出家之人。若依佛制。但许畜三衣。三衣之外。若更再有。即名余长物也。二...

四世俗谛

[出瑜伽师地论] 一世间世俗俗即习俗。谓世间众生。安立舍宅及治生等种种之事。皆悉虚假不实也。二道理世俗谓五...

食三德

[出涅槃经] 经云。诸优婆塞。为佛及僧办诸食具。种种备足。皆是旃檀沉水香薪。八功德水之所成熟。其食甘美。有...

食三匙

[出法苑珠林] 大智度论云。食为行道。不为益身。修道之人。正受食时。须作三愿。初下匙时谓初下匙时。心须想念...

三不净肉

[出十诵律] 一见杀谓见是生物。为我故杀。如是见者。名为见杀。二闻杀谓于可信之人。闻此生物。为我故杀。如是...

三衣名义

[出翻译名义] 一僧伽梨梵语僧伽梨。华言合。又云重。谓割之而合成也。义净法师云。梵语僧伽胝。华言重复衣。宣...

大三灾

[出法苑珠林] 一火灾谓于坏劫时。有七日出现。大地须弥山。渐渐崩坏。四大海水。展转消尽。大千世界及初禅天。...

小三灾

[出法苑珠林] 一饥馑灾谓人寿八万四千岁时。历过百年。人若生时。寿减一岁。如是人寿减至三十岁时。天不降雨。...

四身

[出成唯识论] 一自性身自性身着。即法身也。谓诸如来真净法界。湛然常寂。具足无边真实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实性...

化应身四句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一化身非应谓佛随类变现龙鬼等形。不为佛身。是名化身非应。二应身非化谓地前菩萨所见佛...

佛四德

[出涅槃经] 四德者。如来所证常乐我净之德也。谓如来心体本空。应用无染。离凡夫二乘菩萨偏邪之颠倒。故称为德...

身土四依

[出华严经疏] 一色身依色相土谓如来随类应化。示现丈六等相好之身。即依娑婆等同居之土。能其有山河大地等色相...

佛四种希有

[出金刚经纂要刊定记] 一时希有时希有者。谓佛出世之时不常有也。一切众生。从旷劫来。无明覆蔽。流转生死。无...

四无所畏

[出大智度论] 此四。通言无畏者。由佛十力之智。内充明了决定故。于大众中。凡有所说。则无恐惧之相。故名无所...

四等

[出楞伽经] 四等者。谓诸佛如来。名字言语。现身说法。平等不二。以显佛佛道同也。一字等字即名字也。经云。若...

世医四法喻如来

[出杂阿含经] 一善知病谓世之良医。善能知人种种疾病。以喻如来善知一切众生业惑等病也。二善知病源谓世之良医...

四方行七步

[出佛本行集经] 谓如来初降生时。于上方面。各行七步。步步举足。出大莲华。行七步已。先观东方。口自出言。世...

论藏华梵四名

[出华严经疏] 一摩怛理迦梵语摩怛理理迦。华言本母。谓反覆论议。则能出生一切义理故也。二奢萨怛啰梵语奢萨怛...

四种教授

[出瑜伽师地论] 一无倒教授谓不颠倒宣说法义。令其受持读诵修学。是名无倒教授。二渐次教授谓称其根机。宣说法...

四德处

[出成实论] 论云。若近善人。则闻正法。闻正法已。则具四德处。一慧德处谓由闻正法。生大智慧。故名慧德处。二...

四种颂

[出华严经疏] 一阿耨窣睹婆梵语阿耨窣(苏骨切。)睹婆。华言颂。谓此颂不用长行与偈。但字数满三十二字。即为...

四门游观

[出佛本行集经] 经云。尔时虚空有一天子。名曰作作瓶。见悉达太子在于宫内。恐其着五欲乐。乃言。我当为彼作于...

出家四愿

[出普矅经] 出家四愿者。谓释迦如来。初欲出家。发此四誓愿。度脱众生也。(梵语释迦。华言能仁。)一愿济众生...

四满成佛

[出占察善恶业报经] 一信满成佛谓依种性地。决定信于诸法。不生不灭。清净平等。无可愿求。是为信满成佛。(种...

天上四塔

[出佛成道记并本行集经] 一箭塔经云。太子年方十五。与诸释种角艺太子一箭穿七金鼓。又一箭彻过七铁猪。复入于...

四处立塔

[出法苑珠林] 一生处立塔谓诸佛降生之处即应起塔。如今释迦牟尼佛。在毗蓝园内无忧树下降生。即于其处立塔也。...

四法

[出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经云。于法宝中有其四种。引导众生。出生死海。到于彼岸。三世诸佛依此修行。断一切障。...

法四依

[出法界次第] 法四依者。谓依凭正法。则能成就万行之因。满足菩提之果也。(梵语菩提。华言道。)一依法不依人...

四法界

[出华严法界观] 法界者。一切众生身心之本体也。法。轨则也。界有性分二义。若约事说。界即是分义。谓随事分别...

四藏

[出大智度论] 四藏者。即经律论咒也。以其各各含藏一切文理。故名藏也。一经藏经藏者。即如来所说一大藏大小乘...

经含四义

[出翻译名义] 一法义法即可轨可则之义。谓如来所说之一经。十界同导。无不轨则故也。(遵。依也。十界者。佛界...

讲经四益

[出金光明经] 经云。虚空藏菩萨梵释天等。白佛言。若诸国土有能讲说此金光明微妙经典。于其国土获四利益。一国...

四一

[出法华经文句] 一理一理即中道一实相之理也。此实相之理。诸佛众生体性平等。无有增减。但众生体虽本具。全体...

四陀罗尼

[出瑜伽师地论] 梵语陀罗尼。华言总持。谓持善不失。持恶不生也。又翻遮持。谓遮空有二边之恶。持中道之善也。...

闻经二种非器

[出华严经疏] 一二乘非器谓佛说华严经时。一切二乘。根器狭劣。不能听闻。故出现品云。一切二乘。不闻此经。何...

二种

[出法华安乐行义] 一凡种谓凡夫之人。不能觉了。因眼见色。生贪爱心。为爱造业。随业受报。轮回生死。相续不断...

二种受具戒法

[出大宝积经] 戒者。万善之根本也。谓能受正戒者。一切善法从此增长。受之不正者。着于邪见。堕于处道。故戒有...

二种健儿

[出涅槃经并水忏] 谓自不作恶。既作而以忏悔。更不复作。乃是有力量人。故名健儿。一自不作罪谓此健儿。身囗意...

二咱人咒术不能加

[出摩登伽经] 经云。阿难乞食。道逢摩登伽女取水。阿难渴乏。从之求饮。女心染着。归白其母请。请以咒术致之。...

二种破戒人

[出大智度论] 一因缘不具足破戒谓贫穷之人。衣食之缘不能具足。是以心生偷盗。即破于戒。是名因缘不具足破戒。...

二人出佛身血

[出大智度论] 一调达推山得罪梵调达。华言天热。谓其生重恶心。推山压佛。金刚力士为护佛故。以金刚杵反却掷之...

二种退

[出地持经] 一究竟退究竟犹决定也。谓修行之人。信根浅薄。始则勤修。后因他缘障碍。道心即退。终不起菩提之愿...

二亲

[出法苑珠林] 二亲者。父母也。末罗王经云。人受父母遗体。乳哺养肓之恩。或从地积珍宝。上至二十八天。悉以施...

二护

[出涅槃经] 一内护内即自己身心也。谓佛所制大小乘戒。人若受持。则能防护身口意业之非。成就种智菩提之果。此...

二种有

[出毗婆沙论] 一实物有谓五蕴等法成身。即是实有之物。故名实物有。(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

二种病

[出涅槃经] 一身病谓身因四大毒蛇。互不调适。以致诸病所生。故名身病。(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也。...

二种死

[出涅槃经] 一命尽死谓天命当尽。舍所受身。故名命尽死。然或有命尽。非是福尽。或有福尽。非是命尽。或有福命...

二种布施

[出大智度论] 一净施谓布施时。不求世间名誉福利等报。但为出世善根及资助涅槃之因。以清净心而行布施。故名净...

二种法施

[出般若经] 一世法施谓菩萨虽为诸有情宣说开示五神通等一切诸法。然未能出离世间。故名世间法施。(五神通者。...

二种身行施

[出大智度论] 一生身行施谓菩萨以父母所生之身。能以一切宝物。及以身命布施。心不恡惜。是名生身行施。二法身...

二种施

[出法界次第] 一财施财施者。谓以饮食衣服。田宅珍宝等。一切自己所有资身之具。悉能施与它人也。金光明最胜王...

二戒

[出华严孔目] 邪淫妄语。此四性自是戒。不待佛制。人若持之即得福。犯之即得罪。是名性戒。二遮戒遮即遮止。谓...

二持

[出华严经疏] 一止持止即制止。谓止身口。令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等。是名止持。二作持作犹行也。谓既不杀生。...

二种寂静

[出释氏要览] 一身寂静谓舍家恩爱及众缘务。闲居静处。远离愦闹。身诸恶行。一切不作。是名身寂静。二心寂静谓...

二种愿

[出大智度论] 一可得愿谓修福可得人天中生。修戒定慧。可得阿罗汉乃至佛果。是名可得愿。(梵语阿罗汉。华言无...

二利

[出金刚般若经取着不坏假名论] 一自利谓于如来所说经典。自能受持读诵。听闻思惟。如理修习。成就胜果。是名自...

鬼二生

[出俱舍释论] 一鬼胎生论云。女饿鬼白目连云。我夜生五子。书时亦生五子。生巳皆食尽。如此我无饱。此鬼即是胎...

出家二戒

[出天台四教仪集注] 一十戒谓一不杀。二不盗。三不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坐高广大床。七不着花鬘衣。八...

在家二戒

[出毗婆沙论] 一五戒谓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此五戒。是在家之人所持。故名在家五戒。二八...

邪正二戒

[出天台四教仪集注] 一邪戒谓外道之人。执邪为道。非因计因。自计前世因。从遍中来。便即独立。行于苦行。或计...

二种精进

[出法界次第] 一身精进谓身勤修善法。画夜行道。礼诵讲说。劝助开化。是名身精进。(劝助者。奖劝赞助也。开化...

二种精进心

[出法华忏仪] 谓行人熏修忏法。即当克取限期。破诸惑障。如修法华三昧。以三七日为期。于中礼佛忏悔。行道诵经...

二种忍辱

[出大智度论] 一非众生数忍辱谓菩萨。若遇风寒冷热水雨等。无情之物恼害之时。安然忍受。初不嗔恚。是名非众生...

二种分别真伪禅相

[出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一辨邪伪禅发相谓修禅之人。于禅定中。或觉自身如缚如压。或时身轻欲飞。或欢喜躁动。忧...

二种修行

[出涅槃经] 一真实修行谓依佛所说。能知涅槃佛性等相而修诸行。是名真实修行。(梵语涅槃。华言灭度。)二不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