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法二身’
一、生身 随机现生之应化身为生身。
二、法身 理智冥合之真身为法身。
‘真应二身’ 即生法二身。
‘实相为物二身’
一、实相身 是理佛,即法性法身也。
二、为物身 是事佛,即方便法身也。
‘真化二身’
一、真身 佛所得之法报二身也。
二、化身 又名应身,佛所现之应身化身也。
‘常无常二身’
一、常身 即真身也。
二、无常身 即应身化身也。
‘实化二身’ 如来之二种色身。
一、实身 即实色身,亦即报身也。
二、化身 即化色身,亦即应身也。
‘二法身’
一、理法身 本觉之理性,诸佛众生所具同一如如之理也,但在众生为无明隐没,在诸佛为始觉之智显现者,名之为理法身。
二、智法身 始觉究竟如如之智也,始觉之智究满,与本觉之理契合者,名之曰智法身。
‘又二法身’
一、果极法身 即法性法身也。
二、应化法身 即方便法身也。
‘又二法身’
一、自性法身 即真身也。
二、应化法身 即应身也。
‘又二法身’
一、法性法身 证得法性理体之佛之真身也,摄于三身中之法身报身中。
二、方便法身 由法性法身,示现众生化益方便之佛之应化身也。
‘又二法身’
一、理法身 如来所证之真理也。
二、事法身 戒定慧等五分之功德也。
‘又二法身’ 起信论疏云二法身:
一、言说法身 谓法身无相,本离言说,虽离言说,非言莫显,故名言说法身。
二、证得法身 谓法身体遍,物物皆具,但以迷故,不能究显,若不造修,何由证得?故以始觉之心,契于本觉之理,始本不二,即究竟觉,是名证得法身。
佛教词典 > 佛学次第统编 > 正文
比丘的通称,因比丘不但具有世间的寿命,而且具有法身的慧命。...谓与真理相即、成为一体之阶段有六。又作六是、六绝、六如。华严经谓大乘菩萨之阶位有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譬喻)法华三轨中譬慈悲为如来之室。法华经法师品曰:如来之室者,一切众生中大慈悲心是也。...过去世所造之业因。因虽通善恶,惟宿因一般均指善因而言;如业虽有善恶,而宿业多指恶业。(参阅“宿世”4509) p4...【所缘随增及相应随增】 p0745 大毗婆沙论二十二卷十一页云:问:诸随眠云何于所缘随增?云何于相应随增耶?西...【止息制立】 p0389 瑜伽六十九卷四页云:复次略由五处,应知止息制立,为最甚深。一、清净故。二、防破坏故。三、...又作维那、悦众、营事、授事、任事、知院事。乃掌管诸僧杂事与庶务之职称。知事负有司掌庶务,保护僧物之责,故须选...又作自由三昧。远离烦恼昧之执缚,达到自由自在之境界。林间录序(卍续一四八·二九三上):“洪觉范得自在三昧于云...Zhaolun 中国佛教论书。1卷。后秦僧肇著。僧肇在世时曾撰佛教论文数篇,阐述般若义旨。南朝梁、陈之间,经人汇...(堂塔)又云斋堂。象器笺二曰:禅林僧堂本食堂也,食堂即斋堂也。释氏要览曰:毗奈耶云:给孤长者造寺,复作食,若...亦名:集僧通局篇 资持记释云:“释集僧篇。案下分题。集僧即目能集,谓作相轨度;通局即召所集,谓约界用人。是则...礼佛大忏悔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有人在祗树给孤独园问佛陀:请问什么是最犀利的剑?什么是最剧毒的药? 佛陀答说:恶口骂人是最犀利的剑,因为它最...问: 信佛以后吃长素,家人反对怎么办? 成刚法师答: 这个前两天我给大家讲了,我们佛门弟子要想出苦得乐,自利利...知人不必言尽,留三分余地于人,留些口德于己; 责人不必苛尽,留三分余地于人,留些肚量于己; 才能不必傲尽,留三...
临终关怀是一种比较人性化的世间法,陪伴临终人度过生命最后的时光,让一个生命减少临终前的疼痛,死的尊严而安详。...问: 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这首偈子如何解释?其主要意涵为何?出处为何?谢谢法师,...
修禅修心,倘若自己心中对禅理一知半解,只凭嘴上空说,没有任何意义。对于禅机的参悟需要一颗玲珑的禅心,与佛学融...1、念佛法门殊胜极妙。 2、信愿念佛,决定往生。 3、念佛乃人生最快乐的事。 4、念佛人,有大福报,有大智慧。 5、...
我们兴隆寺一个居士。他在黄河以北一个工地上,给人家看搅拌机。在工地上看机子,平常呢,他是念观世音菩萨,念观世...
二身
【佛学次第统编】
上篇:三身(二) | 下篇:三身(三) |
菩萨五受生之一。即随一切众生之类而生,以度化之。净名玄论卷二(大三八·八六七中):“菩萨愿力、自在力,与物同...
具寿
六即
慈悲室
宿因
所缘随增及相应随增
止息制立
知事
自在三昧
肇论
食堂
行事钞集僧通局篇第二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世界上最殊胜的东西
信佛后吃素,家人反对怎么办
留三分余地于人

临终助念必须谨记三大要点
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禅机的参悟需要一颗玲珑的禅心
念佛法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