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卵生】 四生之一。依卵壳而生者。大乘义章卷八:‘如诸鸟等,依于卵壳而受形者,名为卵生。’...(杂名)称大日经转字轮品金刚手所说之六句。其文曰:归命菩提心,归命发菩提。稽首于行体,地波罗蜜等。恭礼先造作...此体用熏习,分别复有二种,云何为二? 一者、未相应 谓凡夫二乘初发意菩萨等,以意意识熏习,依信力故,而能...(地名)古国名,在南印度境,其领域跨帕拉尔河,有今麻打拉萨西南一带之地。西域记曰:达罗毗荼国,周六千余里,都...(菩萨)Mahāmati,梵名摩诃摩底。菩萨名。于楞伽经会座为一会之上首,是对扬主也。佛地论一曰:问答决择无穷尽,...指唐代善导为解释观无量寿经所分列之五段科节,即:(一)序分,(二)正宗分,(三)得益分,(四)流通分,(五)耆阇会分。...(公案)牡丹芍药等百花烂熳之花坛。以喻清净法身者。...【烟】 p1254 瑜伽八十八卷十页云:爱、说名烟,何以故?爱犹如烟,令心扰乱,不得安隐。是故名烟。...(书名)一卷,梁真谛译。说三界但有显识(即阿梨耶识)与分别识(即意识)之二种识。...(术语)菩萨之种性有悲增智增之二种。速断烦恼而证佛果,谓之智增。不断烦恼,而永利益众生,谓之悲增。又名之为增...(杂名)释迦如来之尊号也。资持记上一之一曰:释迦如来,道成积劫,德超三圣。化于人道,示相同之。是以且就人中美...六祖大师法宝坛经...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嘉兴藏流通本)...
你没有发菩提心,悟不了,为什么? 你连这个娑婆世界的事厌离心还没有,你能离开娑婆世界吗?我们经常念 发菩提心、...
春秋时期,楚王请了很多臣子们来喝酒吃饭,席间歌舞妙曼,美酒佳肴,烛光摇曳。同时,楚王还命令两位他最宠爱的美人...
楞严咒感应力非常强大,我们读诵学之能除一切苦。 一:楞严咒是十方一切诸佛,每一佛必说之咒,十方一切诸佛也因为...
请看经文: 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2007年7月15日〈农历6月初二〉,适逢梦参老和尚寿诞,海内外四众弟子集聚中国五台山普寿寺举办寿诞法会,梦参老和尚...
阿弥陀佛彻证法界实相理体,同时又把他无央数劫的积功累德、六度万行所有的功德,全都凝聚在六字名号当中,来传达给...日常生活中如何修习慈爱众生呢?以下这些高僧大德慈悯众生的行为,我们理应效仿随学。 智舜法师 隋朝智舜法师在亭山...
佛教非常重视结缘,不但结缘还要结善缘要广结善缘。但是怎么做到,才能算广结善缘呢?其中布施很重要,其实布施就是...
非等引地
【法相辞典】
【非等引地】 p0714 世亲释三卷一页云:非等引地,即是欲界。
上篇:非方便行 | 下篇:非初发处 |
生老病死苦(人生必经的四大过程)、爱别离苦(与所爱者离别之苦)、怨憎会苦(常与憎恶者会合之苦)、求不得苦(不...
卵生
毗卢遮那如来菩提心赞
相应未相应
达罗毗荼
大慧
观经五分
火药栏
烟
显识论
增悲
至人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你没有发菩提心,悟不了的

宽容,是为自己创造机会

楞严咒为何有如此强大的感应力

这句佛号跟我们到底是什么关系
梦参老和尚在93岁寿诞上的法会开示

六字洪名的实相之道,一刻也不要离开
五位高僧慈悯众生的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