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我之关系中,认识者本身为主观,主观所认识者为客观。若认识者不受自身之个性或立场影响,来认知对象原有之面目,如此认识之真理即称客观之真理。承认此种客观之真理,称客观主义;反之,则称主观主义。佛教中,相当于主观之词为“能观”、“能缘”;相当于客观之词则为“所观”、“所缘”。依大乘起信论之意,主观,从显现之状态称为能见相(见相、转相),自认识作用面则称为转识;客观,从显现之状态称为境界相(境相、现相),自认识作用面则称为现识,系由迷惑所产生者。即于其根本有无明,故产生主观、客观之分别心与分别作用,进而对此迷妄境界,生起执着心(三细六粗之说)。因此“真实之存在”远离迷妄之主观与客观,此即意味“真实之存在”乃存在于主客观未分之处。现代之哲学界以“主体”取代“主观”一词。主体与主观之区别,在于“主观”仅意味一种认识论上之用语;而“主体”则为含有行为与实践之实践论上之用语。(参阅“实在论”5785、“实证主义”5792、“观念论”6960) p1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