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度论云。佛言从今日。若有比丘。一心求涅槃。背舍世间者。我听着价直十万两金衣。食百味食。
佛教词典 > 释氏要览 > 正文
【那摩】 此云名。楞伽云:名身者,谓依事立名,是名名身。...谓欲爱与法爱。(一)凡夫爱念妻子,贪染五欲,故称欲爱。(二)菩萨喜乐正法,欲使一切众生皆至佛道,故称法爱。[大智...(术语)在于实大乘,一色一香,无非中道,山色清净身,溪声广长舌,万有皆齐说实相之妙法,同时亦皆齐闻其妙法云。...(术语)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十九。于念佛之行者临终时来接之愿也。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相续无差别义】 p0838 辩中边论上卷十六页云:第五地中所证法界,名为相续无差别义。由通达此,得十意乐平等...梵语 go?īrsa-candana。檀香木之一,乃旃檀中之最具香气者。又作牛头栴檀。产于印度,为常绿树,干高约零点九公尺...(经名)幻化网大瑜伽教十忿怒明王大明观想仪轨经之略名。...(术语)于法华讲最胜讲等之讲式,为除魔障,劝请天神地祇,于其神祇之总体,供养法乐,读般若心经为法。...亦名:劝增缕戒缘起 含注戒本·三十舍堕法:“佛在舍卫国,居士出线与织师为跋难陀作衣,彼后至家择取好线与织师织...指名称与义理。如谓“诸行无常”,则诸行为“名”,无常为“义”。盖呼召表显诸法之本体者,称为名;而诸法本体之真...(术语)言知足安分也。大乘义章十四曰:得小之时,心不悔恨,说为知足。遗教经曰: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一灋,广生众教,含义不赀,故曰无量。 夫三界群生,随业而转;...金光明最胜王经...
香板下面出祖师,哪个调皮就一香板。不听啊?以为我喜欢讲开示?我也跟你们讲了,我没这么多精神,讲一句算一句,这...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 洞然明白 毫厘有差 天地悬隔 欲得现前 莫存顺逆 违顺相争 是为心病 不识玄旨 ...佛在心中、佛在口中、佛在我们的行为中,也就是佛在我们的起心动念、举手投足、一言一行的生活中。许多人学禅,目的...问: 有时候我们修行不得力,有障碍,诸事不顺,是因为我们生生世世的冤亲债主和我们的祖先来找麻烦,有的人就主张...
无门慧开禅师(11831260)是宋代着名高僧,字无门,杭州人。幼年出家,广识经论。于万寿寺崇观参赵州无字公案而得悟...
普天之下的丛林寺院,拥有着堆积如山的饮食,只要手托钵盂,便可以任意享用。黄金白玉并不是稀奇珍贵之物,只有披戴...
《大庄严论经》中马鸣菩萨提到过去曾听闻过的一段故事:有一位长者妇因为经常被小姑所瞋恼,遂走入林间欲了断生命,...我们都知道健康饮食不能长期只吃精粮,要适当搭配杂粮食用。然而,不同的杂粮药性个不一样,有着不同的滋补作用。许...
著衣功过
【释氏要览】
佛告阿难。衣有二种。谓可亲。不可亲若着好衣。益其道心。此可亲。若损道心。此不可亲。是故。或从好衣得道。或从弊衣得道。所悟在心。不拘形服
上篇:中后不食得五福 | 下篇:中食论 |
巴利名 Maddakucchi-migadāya。为“曼达库直(巴 Maddakucchi)之鹿野苑”之意。系位于王舍城之园林。南传相应部第...
那摩
二爱
齐说齐闻
来迎引接愿
相续无差别义
牛头旃檀
十忿怒明王经
总神分
劝织师增缕戒缘起
名义
知足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无量义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久参有禅,久住有缘
僧璨大师信心铭
圣严法师《佛在心中、口中、行为中》
诸事不顺,是有冤亲债主障碍吗

禅门的修道,并没有特别奇特之处

剃度出家是世上最高贵、最难得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