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释氏要览 > 正文
谓虽然主因存在,但缺乏助缘,一切事物就不能显现、存生。...(名数)密教立三处之华藏世界。其故以大日经立三重之佛身,一加持身,二本地身,三行者身。今约此三身而成义,则加...【无分别智究竟】 p1082 世亲释八卷十七页云:无分别智、谁为究竟;而次前说次第获得?诸菩萨究竟,得清净三身。是...梵名 Mūlārādhanā。系印度耆那教空衣派僧西瓦亚(梵 ?ivārya)所编纂,由二一七○偈组成。ārādhanā 一语,...(术语)又曰报通。五种通力之一。如中有之身及鬼神,依宿业自然而得之通力也。俱舍论九曰:一切通中,业通最疾,凌...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就破僧犯缘,理非可犯。必须具列,庶新学者知其教相。具五缘成:一、先明立邪三宝,二、行化...(1639~1675)明末黄檗宗僧。泉州府(福建晋江)人。字西意。曾于泉州开元寺参学。清康熙十二年(1673),渡海至日...【佛说蕴等三门】 p0654 俱舍论一卷十六页云:论曰:所化有情,有三品故;世尊为说蕴等三门。传说:有情愚,有...Daoji 南宋僧人。又名湖隐、方圆叟。俗姓李。天台(今属浙江)人。他的神异故事广泛流传于民间,通称济颠僧或济...梵名 Bodhisattva-gocaropāya-visaya-vikurvana-nirde?a。凡十卷。元魏菩提留支译。又作大萨遮尼乾子受记经、大萨...(名数)三身者法报应。三德者法般解。二者配对,则法身即法身之德。报身为般若之德。应身为解脱之德。...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嘉兴藏流通本)...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萨成佛之弘轨也。轨不弘,则不足以寮群异指其归;性不尽,则物...
好,阿弥陀佛,各位大觉世间的有缘,大家吉祥。 今天呢,我们每次都跟大家说到这个大家吉祥,在佛教的经典里面呢,...
【众生者。色受想行识五阴。众法相集而生也】。由色、受、想、行、识五蕴法集合在一起,而出生的这一类有情都称为众...
三班相续,佛声不断。病人力能念,则随之小声念;不能念,则摄耳谛听,心无二念,自可与佛相应矣。念佛声不可太高,...古时印度,有一只大象,年轻时非常强壮,打起仗来,神勇无比。但是岁月不饶人,年纪一大,却是衰弱不堪。 有一天,...
印光大师和弘一大师是当代净土宗和南山律宗的祖师,是民国时期佛门的两颗巨星,他们之间的殊胜因缘,在佛门中流传甚...在一个大丛林中,有位七十几岁的老和尚。他从十几岁到丛林修行后,就一直负责掌厨的工作。 当他年老时,当家师父就...
禅是清凉自在的享受,是超越一切对立的圆满,是脱离生死的大自在,是不住生死不住涅槃的究竟自由。 棉花是磨不出刀...
世间上很多人不能认识到自己。例如生是从哪里来的,死后又去到哪里,在世上几十年有什么意义和价值等等问题。所以说...
无钱决货
【释氏要览】
法苑云论衡曰。手中无钱之市决货。货主必不与也。夫胸中无学。亦犹手中无钱也。
上篇:问坟冢间精神有无 | 下篇:五畏 |
禅林用语。提单刀而直入敌阵之意。指禅林师家指导学人,不用智谋策略,舍除一切缓冲之言语,而直接论及问题之核心,...
缘缺不生
三处莲华藏世界
无分别智究竟
根本成就论
业通
破僧违谏戒犯缘
宗谧
佛说蕴等三门
道济(1150?~1209)
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
三身三德
【大藏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如何才是真正的吉祥之相

从第八识而起,又汇聚到第八识里

助念时应三班相续佛声不断
大象的故事

印光大师与弘一大师的师徒缘
把握当下,做就对了

禅是清凉自在的享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