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释氏要览 > 正文
阿毗达磨集论四云:业差别有三种: 一、顺现法受业 若业于现法中,异熟成熟。谓从慈定起已,于彼造作,若损若...恶癞,指恶疾;野干,即野狐。此二者臭秽不善,比喻心之险恶。摩诃止观卷二下(大四六·一七中):“大论云:‘宁起...【善聚及不善聚】 p1145 瑜伽九十七卷二十二页云:又是过去未来现在世出世间无量善法生起依处,故说如是四种念住、...摄论宗之异称。即指弘通无著所撰摄大乘论者。唐代道绰之安乐集卷上,及善导之观无量寿佛经疏玄义分中皆曾提及通论家...【杂集论述记】 唐慈恩寺窥基撰。又作《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述记》、凡十卷。系玄奘所译的《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之...亦名:身口绮戒释名 子题:口业绮、异语、身业绮、触恼、绮语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 口业绮 者,名作 异语 。 身...【所转依】 p0738 成唯识论十卷五页云:二、所转依。此复有二。一、持种依。谓根本识。由此能持染净法种,与染...指能障蔽日月之五者。即烟、云、尘、雾及阿修罗之手。[摩诃止观卷五上] p1205...(譬喻)迦提或鸳鸯之雌雄二鸟,常同游而不相离,以喻常与无常。苦与乐,空与不空等事理之二法,常相即而不离也。南...(物名)椅子前所置承脚之小几也。见象器笺十九。...【粗细眞实】 p1473 辩中边论中卷四页云:麁细真实、谓世俗胜义谛。云何此依根本真实?颂曰:应知世俗谛、差别有三...(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礼佛大忏悔文...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命未尽便横死。一者为不应饭为饭,二者为不量饭,三者为不习...
法四依的最后一依是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佛说的三藏十二部一切经卷都是圣言量,但圣言量又有应机说法的不同,观机...问: 带业往生,善人得往生,恶人以前所造的恶业是否可带业往生?如果念佛不见本性,念佛不免生死。 大安法师答: ...
有主物,在律上分成三类: 第一个,是三宝物。 三宝物它是供佛、供法、供僧的,特别是道场里面的东西,有很多是三宝...
有十种行人,发心修禅不同,多堕在邪僻,不入禅波罗蜜法门,何等为十? 一、为利养故,发心修禅,多属发地狱心。 二...人为什么会痛苦?为什么会烦恼?我们认为金钱可以代表地位,但金钱带给我们的烦恼也很多,我们认为赌博可以带来快乐,...佛法教导我们抗拒诱惑、破除对七情六欲的执着,多利用因缘观、慈悲观,以及转变观念等方法,但有时这些方法还来不及...
唐代高僧三圣继昌禅师是一位有修有证,品行正直的高僧。他以上堂法语富含禅机受到当时禅子的爱戴。前来亲近他的禅子...
人除了物质生活以外,还要重视心灵的净化与提升。假使只知道纸醉金迷、花天酒地,无论拥有多少财富,心灵始终是贫穷...
长老巡寮
【释氏要览】
今禅居常式也。僧祇律云。世尊以五事故五日一按行僧房。一恐弟子着有为事。二恐着俗论。三恐着睡眠。四为看病僧。五令少年比丘见佛威仪亦生欢喜故(言寮者。唐韵云同官曰寮今禅居意取多人同居共司一务故称寮也。又欲别律住房名故)。
上篇:钵 | 下篇:禅带 |
【世间常等不应记别】 p0515 俱舍论三十卷四页云:何缘不记世间常等?亦观问者阿世耶故。问者若执我为世间;我体都...
三业四业
恶癞野干心
善聚及不善聚
通论家
杂集论述记
余语触恼戒释名
所转依
五翳
二鸟
橙子
粗细眞实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佛说九横经

四依法之「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
恶人所造的恶业是否可带业往生

「有主物」在律上分成哪三类

有十种行人多堕在邪僻
慧律法师《降低欲望和标准》
圣严法师:收心的练习

只重衣衫不重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