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anicchantika的译音,阿阐提、阿阐底迦的略称。意译为不乐欲、无欲、随意作。法相宗所说五性各别的第五,无性有情之一,谓不欲成佛、或指此等众生。上卷本(大正第四十三卷第六一○页)举出无性有:一阐底迦、阿阐底迦、阿颠底迦的三种;谓阿阐是通于不断善根之人,只因其追求成佛之心被覆盖,故经过漫长时间后可成佛。亦有与“一阐提”同义之说。御书当体义抄(第五四一页)
佛教词典 > 释氏要览 > 正文
(1595~1652)明代临济宗僧。合州(四川合川)人,俗姓蔡。字林野,世称林野通奇禅师。师生而澄静,不喜肉食。少即...在色界中一共有十八层天。...禅林用语。谓佛道只许以真智契当之,而不许以世智辩聪会解之。老胡,即指我国禅宗初祖菩提达磨;达磨乃南天竺人,而...(术语)三毒之一。贪欲之烦恼,毒害有情之身心者。...【善思惟】 p1139 瑜伽八十四卷五页云:善思惟者:如其正理而思惟故。 二解 瑜伽八十八卷二十二页云:善思惟者:由...大乘之果位,是即大乘之究竟趋向也。大乘之究竟极果,即是佛耳。所谓佛者,其义不可具说。然姑求括略诠解,则曰自觉...(印相)莲华部之入定印也。金刚界曼荼罗大钞一曰:无量寿如来,金色三摩地印,密号清净金刚。...【正定】 p0499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二十一页云:复言:世尊!云何正定?世尊告曰:谓由如是七种定具,资助莹饰,心...【功用地】 指初地至七地的菩萨阶位。菩萨于各种修行阶段中,初地以上,到第七地之菩萨,虽然已证得真如,然犹须加...(1118~1190)日本歌僧(为专事创作或歌咏和歌之僧)。俗姓佐藤。法号圆位。为俵藤太秀乡之后,鸟羽上皇敕任为左卫...(术语)Icchāntika,为无成佛之性者。旧称,一阐提。译言不信。是不信佛法之义。涅槃经五曰:无信之人,名一阐提...八大人觉经...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一切皆是尊宿声闻众望所识大阿罗汉,...君不见。绝学无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觉了无一物。 本源自性天真佛。五...
怎么渐离生死?就是用般若智慧现量观察这个世间的无常、国土的危脆、四大的苦空、五阴的无我。 如是观察,就能逐渐...
若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 这句话或许想要告诉我们: 如果不注重内在修养,只关心外在的东西,想...
进入农历五月,大家吃饭是不是没有胃口?是不是觉得四肢沉重无力?睡眠也不好?那是因为进入到五毒月啦!可是,五毒...
民间流传着一首《十不足诗》:终日奔忙为了饥,才得饱食又思衣。冬穿绫罗夏穿纱,堂前缺少美貌妻。娶下三妻并四妾,...昔日,佛陀在罗阅城的迦兰陀竹园说法度众。一天,神医耆婆邀请佛陀及其弟子前往家中应供,唯独没有邀请槃特比丘。 ...
这个净法的熏习,它的体性是无漏的,所以它跟阿赖耶识是不同的,它有趋向于法身跟解脱身的功德。如果是大乘,是万德...
读《悲惨世界》那一行行血淋淋的文字令我痛彻心扉,不忍卒读。不仅为人类那披着文明外衣下的残酷绝情而可悲,更为那...安婧最近很郁闷。她不喜欢参与那些家长里短的话题,也不愿意听同事们背后的议论,所以她总是尽量躲开人多的场合,完...
阿阐
【释氏要览】
上篇:祖师 | 下篇:尊者 |
【五种学处】 p0262 法蕴足论一卷十七页云:如是五种,云何名学,云何名处,言学处耶?所言学者,谓于五处未满为满...
通奇
色界十八天
只许老胡知不许老胡会
贪毒
善思惟
就果位上明大乘之趋向
无量寿如来印
正定
功用地
西行
一阐提
【大藏经】【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大藏经】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大藏经】永嘉证道歌

老实念佛,渐离生死

及时回望自心,做精神富足之人

「五毒月」到底毒在哪里

欲望不可无休止
神医耆婆未请槃特比丘的因缘

所谓的顿悟,都是从因地栽培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