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辞典 > 佛学常见辞汇

佛法寿命

佛说戒律是佛法的寿命,因为戒律若行于世,则佛法不灭。...

佛性

佛者觉悟之义,性者不改之义,合而言之,佛性即是一切众生永不变异的且能觉悟成佛之性。涅槃经说:一切众生悉有佛...

佛性真如

佛性和真如。能觉悟成佛之性,叫做佛性;不生不灭之实体,叫做真如。佛性和真如,同体而异名。...

佛性常住

谓如来常住无有变异的意思。...

佛具

庄严佛坛的法器道具,如花瓶香炉等是。...

佛知见

是指佛证悟实相的智慧。众生本具如此能力,但由于业障深重,所以不能开。为此,诸佛世尊以其大悲心出现于世,向众...

佛生日

佛的生日,旧说是阴历四月初八日,新说是阳历之五月月圆日。...

佛腊日

七月十五日。腊者岁末之义,佛家以一夏九旬安居之最后一日为岁末。...

佛言量

又叫做圣教量,即以佛神圣的言语作标准而决定是非。...

佛足顶礼

礼拜佛陀的足,这是佛教最隆重的敬礼法。...

佛后普贤

在成佛之后,再修像普贤菩萨一样利益众生的行法。...

佛立三昧

又名般舟三昧,因此三昧于成就时可以见到十方诸佛立于其前,故名。...

佛成道日

佛成道的日子。佛降生、成道、涅槃等,都在阳历之五月月圆日。...

佛欢喜日

即七月十五日,因此日比丘结夏安居完毕,众僧证道者多,十方诸佛欢喜。...

佛四无畏

佛对众生说法时有四种的泰然无畏。   一、一切智无所畏,佛于大众中明言,我乃一切智人而无所畏;   二、漏...

佛寿四喻

金光明经中以四个譬喻来说明佛的寿量。一切诸水可知几滴,释尊之寿命无有数,是名海滴喻;诸须弥山能知其斤两,释...

作持戒

戒有止持戒和作持戒二种,止是制止,制止身口意不作诸恶,如五戒乃至具足戒等是;作是造作,策励身口意三业去造作...

初禅

1、初禅定。   2、初禅天。楞严经说:清净心中,诸漏不动,名为初禅。...

初禅梵天

色界之诸天,悉离淫欲而得清净,故名梵天。梵即清净的意思。...

初能变

唯识宗说万法唯识所变,其能变识有三种,以第八阿赖耶识为初能变,末那识为第二能变,前六识为第三能变。...

判教

判别教相。佛教传入中国后,经中国学者,各据己见,将其分为若干时,或若干类,使发心研究佛教者,较易探讨了解,...

判释

1、判断经论的旨趣和解释它的义理。   2、判断如来一代所说教义的大小深浅,叫做教相判释。...

别请

在众比丘中特别邀请一人来供养。若是如法的比丘,是绝对不会接受这种别请的。...

别传

禅宗于教法之外,特别对利根的人以心传心,叫做教外别传。...

别境

心所名,乃面对某种特殊对象才出现的心所,与遍行心所的性质恰相反,亦可说是一些特殊的心理状态,故名别境。有五...

别愿

各别的誓愿。如四弘誓愿是诸佛菩萨的通愿,叫做总愿,如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和药师佛的十二愿,即是别愿。...

别解脱戒

又名别解脱律仪,别解脱是戒法的别名,因受戒能使身口意恶业,别别解脱,故名别解脱。因合于律仪,故又名别解脱律...

别时念佛

又名如法念佛,即特别规定一个时间来念佛。修念佛法门的人,在日常功课中不能勇猛精进,就特别定下一日乃至七日,...

梵语劫簸的简称,译为时分或大时,即通常年月日所不能计算的极长时间。...

劫水

大三灾之一,即坏劫时所发生的大水灾,由地下水轮涌出,大雨如车轴,二禅天以下,尽为大水所淹没。...

劫火

大三灾之一,即坏劫时所发生的大火灾,烧到初禅天,一切都变成灰烬。...

劫灾

指坏劫末期所起的火、水、风三灾,此三灾荡尽整个世界。...

劫浊

五浊之一。人寿本为八万四千岁,后因德薄,而寿命亦随著百年减一岁,减至二万岁时,即步入劫浊。可知人寿自二万岁...

融和、不二、不离的意思,如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是。...

即中

圆教的中谛,乃空假二谛相即之中,故云即中,以别于别教之中谛。...

即空

一切法不是灭了之后才空,而是其自性本来就是空,叫做即空。心经说:色即是空。...

即心念佛

念自己心中的佛的意思。人们的心性周遍法界,本来是清净之佛体,但为无明所覆盖,不能显现,不显现所以才与弥陀相...

即相即心

其他诸宗是说即事即理,净土门则说即相即心,相者指西方极乐和阿弥陀佛,西方极乐和弥陀,皆不离自心,离自心即无...

即悟无生

人一生到极乐世界,即时开悟无生法忍。观无量寿经说:如弹指顷,往生彼国。生彼国已,见佛色身众相具足,见诸菩萨...

即得往生

以信佛念佛之因缘,必定往生极乐。这有异时和同时之两种意思:异时者,来世往生极乐,于彼国土住于不退转之位,正...

即时入必定

是说念佛的人,以信弥陀之一念,即时进入必定之位。此必定之位,即必定成佛之位。十住毗婆沙论易行品说:人能念是...

吠卢遮那

又作吠路者那,旧作毗卢舍那,为法身佛的梵名,亦即大日如来。...

含中教

密含中道之理的教法,如天台四教中之通教是。...

听教

在佛所说的三藏中,只有律藏有制听二教,依理而制的法叫做制教,随缘计情而听许的法叫做听教。如四重禁是制教,如...

坏劫

四劫之一,即三千大千世界进入毁坏的时期。坏劫共有二十小劫,其初十九小劫坏有情世间,最后之一个小劫坏器世间。...

坏色

即袈裟,因袈裟避青黄赤白黑之五正色,而以不正色染坏之,故名坏色。有三种之坏色,即青坏色、黑坏色、木兰坏色,...

坐禅

静坐修禅。禅者,梵语禅那的简称,华译为静虑,即止息妄念以便明心见性的一种修行方法。六祖惠能大师说:外于一切...

坐禅十种行

坐禅的十种行法,即   一、令观处明净;   二、遍起看诸根;   三、晓了于相;   四、制令心调;  ...

五尘之一,四大种所造,属于色法,为耳根所对之境。...

声闻畏苦障

声闻乘行人,因怖畏生死的痛苦,于是人人急著追求真空的涅槃,因而成为证悟无上佛果的障碍。...

声闻乘

二乘或三乘之一,凡是闻佛音声和修四谛法门而悟道的人,总称为声闻乘。声闻乘修四谛法,自凡夫至阿罗汉,论时间,...

妙色

美妙的色相。佛的报身和报土都有美妙的色相。...

妙戒

指菩萨所受的大戒,对于小乘的粗戒而言。...

妙法

1、微妙的佛法。   2、古德解说妙法莲华经之妙,约有四义:   一、巧妙,是指本经巧开方便门、巧示真实相...

妙法宫

如来以妙法为宫殿,时常住在其中。...

妙观

天台宗谓圆教圆融的三观为妙观。...

妙观察智

法相宗所立如来四智之一,即转第六意识,妙观诸法之相、众生之机,而施展说法断疑之用。...

妙有

表面像是有,实际却是空,也就是非有之有。...

妙有真空

妙有者,不有之有;真空者,非空之空。...

妙觉

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智德不可思议,称为妙觉,为佛果的无上正觉,证得此正觉的人,被称为佛。...

妙莲华

(喻)佛的真知灼见,在染亦不污,犹如莲花出污泥而不染。...

妙高山

须弥山的译名,此山由金、银、琉璃、水晶四宝所成,而且是诸山中之最高者,故名妙高山。...

寿者相

执著一期生命的长短。此相一立,则不了知缘生如幻的道理,焚香祈祷,妄图长命,永为三有之所束缚,而不得解脱。...

应人

1、应受人天供养的人,是如来十号之一。   2、阿罗汉的义译。...

应土

又名化土,即应众生之机缘而化现的国土,为二土或三土之一。...

应供

应受人天供养的人,即阿罗汉的义译。...

应现

应众生之机缘而现身。金光明经说:佛真法身,犹如虚空,应物现形,如水中月。...

应应

法身之感应,叫做法应;应身之感应,即叫做应应。...

应化身

如来现佛身教化众生,名应身,现九界身,皆名化身,合称为应化身,为三身之一。...

应化利生

诸佛菩萨应现,都是为了向众生说法,利益众生。...

应病与药

(喻)佛对根机不同的众生,而说种种不同之法,有如医生对症下药一样。...

忌日

又名讳日,即人死亡的日子。因追怀其人,而忌作逸乐之事,故名忌日。...

1、忍耐的意思,忍耐不如意的环境而不生嗔恚的心。   2、安忍的意思,即心安住于理而不动摇,也是承认、认可...

忍位

1、七善根中忍法之位。   2、总称证悟真理之位。忍即安忍,心安住于道理而不动摇的意思。...

怀海

唐洪州百丈山大智禅师,名怀海,参马祖得法,后居百丈山,作禅门的仪式,称为百丈清规。...

有三种的我,即真我、假我、神我。真我是如来所证的八大自在我,也就是人人本具各各不无之真如、佛性;假我是凡夫...

我见

又名我执,一切众生的肉体和精神,都是因缘所生法,本无我的实体存在,但吾人都在此非我法上,妄执为我,叫做我见...

我人四相

一、我相,即在五蕴法中执著有一个实在的我,有我之所有;   二、人相,因为执著有实在的我,站在我的立场,就...

我空

又名生空,或人空,众生虽然都有一个心身,但那是五蕴假合而成的,没有实在常一的我体,叫做我空。...

我空观

二空观之一,即观五蕴之中无我的真理。例如,坐禅时,闭目反观:我由五蕴所组成,五蕴是色、受、想、行、识。其中...

我慢定

又名悭执定,即取著禅定中所现的种种异境以为特殊微妙。...

防非止恶的意思,不但恶事不可做,就是恶的念头也不许有。又名清凉,因人能止恶行善,则必心安理得,俯仰无愧,故...

戒刀

比丘所佩的小刀,此刀乃割切三衣之用。...

戒体

授受戒法之后,受者体中,得到一种防非止恶的功能,谓之戒体,此戒体虽属色法,但外表无相,故又名无表色。...

戒经

说戒律的经典,如梵网经、优婆塞戒经等是。...

戒相

戒的相状差别,如比丘的戒相是二百五十戒,比丘尼的戒相是三百四十八戒是。...

戒珠

(喻)戒律洁白,可以庄严人身,就好像晶莹可爱的宝珠。...

戒善

持戒的善根,如前生受持五戒者,今生得生人间,前生受持十善者,今生得生天上,此皆持戒的功德所致。...

戒定慧

又名三学,或三无漏学。戒是戒止恶行,定是定心一处,慧是破妄证真。戒能伏贪爱心;定能伏嗔恚心;慧能伏邪痴心。...

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

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以上五者叫做五分法身,戒者防身之恶,定者使心不乱,慧者破妄证真,解脱者离诸系缚...

戒律

防止佛教徒邪恶的法律,如五戒、十善乃至二百五十戒是。...

护戒神

守护佛所制戒的善神。已经三归依的人,有三十六部的善神保护他,又受持五戒的人,因每戒各有五神,所以一共有二十...

护世四天王

又名护世者,四天王是持国、增长、广目、多闻。因此四天王是守护世界的善神,所以叫做护世四天王。...

护国四王

又名护世四天王,即持国、增长、广目、多闻之四天王,他们住在须弥山四方的山腰,时常护持四天下,故名护世,又名...

报身

佛三身之一,此身是诸佛修福修慧功德圆满时,所显现的自受用内证法乐之身,亦即完成佛果之身。...

来迎

佛菩萨从极乐世界前来迎接念佛的人。...

极静

至极的静虑,亦即高深的禅定。圆觉经说:诸菩萨唯取极静,由静力故,永断烦恼。...

极难胜地

简称难胜地,是菩萨十地中之第五地名。...

沙门

华译勤息,即勤修佛道和息诸烦恼的意思,为出家修道者的通称。...

沙弥

华译息慈,即息恶和行慈的意思。又译作勤策,即为大僧勤加策励的对象。沙弥有三类:七至十三岁,名驱乌沙弥,谓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