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辞典 > 佛光大辞典

驴年

禅林用语。十二地支中各有所属之生肖,其中无驴,即无驴年,故以之譬喻永无可期之日。景德传灯录卷九神赞章(大五...

驴前马后

禅林用语。谓随逐于驴马前后之奴隶;禅宗用以指斥追从他人言行,而无自己独特之机用者。景德传灯录卷十五良价章(...

驴鞍桥

禅林用语。又作驴鞍鞒。指驴骨中形状酷似马鞍之骨。鞍桥,即指马鞍;其形状颇似桥,故有此称。驴鞍桥虽似马鞍,而...

钻水求酥

比喻无理强求。菩萨本缘经卷下(大三·六五下):“譬如钻水求酥,是实难得。”此外,“钻火得冰”一语则比喻因果...

钻故纸

禅林用语。讥讽只知一味钻研经典,而不知求解悟之僧。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二十七(大四七·九二八中):“杜门壁观...

钻纸蝇

为宋代白云守端禅师(1025~1071)所作蝇子透窗偈中之譬喻。洪觉范林间录卷下(卍续一四八·三一三下):...

钻篱菜

僧人称鸡之隐词。东坡志林:“僧谓酒为般若汤,鱼为水梭花,鸡为钻篱菜。” p6978...

鹦鹉孝养

指佛于因地时为鹦鹉之孝行。据杂宝藏经卷一载,昔雪山中有一鹦鹉,其父母双盲,不能外出觅食。彼时,有一仁慈田农...

鹦鹉经

全一卷。又称佛说鹦鹉经。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收于大正藏第一册。昔印度舍卫城有人名鹦鹉摩牢兜罗子,佛尝乞食其家...

鹦鹉说法

谓鹦鹉宣说佛法以化导众生,如正法念经载有夜摩天中鹦鹉说法化导诸天之事。又阿弥陀经(大一二·三四七上):“彼...

鹦鹉请佛

印度摩竭提国鹦鹉子王请佛于林中说法晏坐,后得生天之故事。据撰集百缘经卷六鹦鹉子王请佛缘载,摩竭提国诸群鸟中...

铁围结集

即铁围山大乘结集。据大智度论卷一○○所载,佛陀入灭后,文殊、弥勒等大菩萨率阿难于铁围山结集大乘经,称为菩萨...

又作签、栉。即为卜测吉凶祸福或裁决某事,于竹、木、纸片上记下文字或记号,或捻纸成丸状,拈取其一,以凭取决之...

郁地延那

梵名 Uddiyāna 或 Odiyāna, Oddiyāna。位于北印度之古地名,乃怛特罗佛教之起源地。...

郁多罗

梵名 Uttara,巴利名同。意译胜、上。又作优多罗、优多梨。(一)为释尊过去世为仙人时之名。据贤愚经卷下...

郁多罗僧

梵语 uttarāsavga,巴利语 uttarāsavga。三衣之一,六物之一。又作郁多罗僧、优多罗僧、...

郁底迦

梵名 Uttika。意译能说。又作嗢底迦、郁胝歌、郁低迦、优陟。为佛世时一外道之名。此外道曾诣佛所,问世间...

郁金

梵语 kuvkuma。学名 Crocus sativus, Linn。又作茶矩么、茶矩磨(茶为菳之误写)。...

郁密森沈

郁密,形容树木密生繁茂;森沈,形容树林茂盛而深奥。为狮子(喻大乘)所住,而狐鬼(喻小乘)不能靠近之境域;引...

郁单越

梵名 Uttara-kuru,巴利名同。又作北俱卢洲、郁多罗究琉、郁怛罗越、嗢怛罗矩嚧、殟怛罗句嚧。为须弥...

郁提尸山

(一)郁提尸,梵名 Ude?in。意译远闻山。据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五载,此山围绕北印度迦湿弥罗国四周。华严经...

郁曾伽

梵语 ucchavga。意译数千万兆。佛本行集经卷十二(大三·七○九下):“百毗婆娑,名郁曾伽(隋数千万兆...

郁郁黄花

南朝道生法师(?~434)主张无情亦有佛性,曾以草木阐述一真法界之妙理,而谓(卍续一一三·七五上):“青青...

饶益

(一)予人法益之意。维摩诘所说经卷上佛国品(大一四·五三八上):“菩萨取于净国,皆为饶益诸众生。” (二)...

饥馑灾

梵语 durbhi-ksāntara kalpa。又作饥馑劫、饥馑中间劫。为中劫末期所起小三灾之一。三灾即...

权迹

乃诸佛所现之权化垂迹身。又作权迹。谓诸佛久远劫前已成佛,为度化众生而假迹示现,例如八相成道之释迦如来。“权...

读经

即读诵经典。系为解义或祈愿、回向而诵读经典。读经包舍多种类别,若为赞叹佛德而读,称为诵经、讽经;若为通解经...

读彻

(1587~1656)明末僧。云南呈贡人,俗姓赵。初字见晓,后改苍雪,号南来。从其父碧潭出家于昆明妙湛寺。...

读体

(1601~1679)明末律宗千华派第二祖。云南楚雄人,俗姓许。字绍如,后改为见月。幼精通绘画,尤擅长画观...

鉴真

(687~763)唐代僧。又称过海大师、唐大和尚。乃日本律宗之始祖。广陵江阳(江苏江都)人,俗姓淳于。早岁...

鳖不慎口

谓鳖于不应开口时而开口,遂遭横祸;比喻凡夫愚顽,因不慎所言,而遭口舌之祸。据旧杂譬喻经卷下载,昔有一鳖,遭...

鳖谋猴肝

为佛陀本生谭之一。佛世时,有一暴志比丘尼,舍家而从佛学道,然竟违犯戒律,毁佛谤法,复轻侮众僧。诸比丘共相疑...

龚自珍

(1791~1841)清代仁和人。字璱人,号定盦,又名巩祚。道光年间(1821~1850)进士,官至礼部主...

氍毹座

以毛织物、毛毡类制成之台座。又作毡氍座。于天等部佛像中,为特定诸尊之台座。在绘画上,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院...

悉昙字 (jha)。悉昙五十字门之一。又作社、禅、赞、膳、膳、阇、杓、诺、縒、醝、嵯。为降伏恶魔军众之声、...

镬汤地狱

即以锅镬煮沸汤,置罪人于其中,以惩其生前罪行之地狱。据观佛三昧海经卷五载,此地狱共有十八镬,每一镬纵广皆四...

鬻度

鬻,出售;度,度牒。为政府出售度牒之弊制。唐朝时禁止私自出家,而设有试经度僧制度,合法出家者由祠部发给度牒...

(一)指掘凿岩崖为室,以安置佛像之所。据观佛三昧海经卷四载,一一之须弥山有龛室无量,其中有无数化佛。又据大...

岩俊

(882~966)唐末五代禅僧。河北邢台人,俗姓廉。出家后,严守戒行。遍历诸方,至舒州投子山(安徽安庆附近...

岩头四藏锋

唐代禅僧岩头全奯(828~887)以事、理而检讨修行境地所用之四种标准。事,为有形有限而个别之现象世界;理...

恋着

谓恋慕于可称意之外境,而执着不肯舍离。如贪婪女色,乃生死之枷锁,而凡夫恋着,不能自拔。法华经譬喻品(大九·...

(一)用竹或木所制之尖细物。即头端尖锐,可贯穿物品之具。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三(大二四·二一八上):“诸苾刍刺...

萝衣

系薜萝之衣,谓僧众所著陋劣之破衣,或山林苦行者之衣。 p6912...

(一)梵语 parināma。从甲物产生乙物,称为变。一般称变作、变化、变现。唯识宗认为,一切现象之存在均...

变化

(一)梵语 nirmāna。指变化种种形相之意。又作变现、化作、化现、化。即佛、菩萨为教化众生,而以其神通...

变化人

指变化之人。即经由神通力而变化显现之人。如佛、菩萨为济度各类众生,常随机变化为各种人形。法华经法师品(大九...

变化土

为三土、五土之一,或系唯识宗所立为佛身所居四土之一。略称化土。即佛变化身所住之土。据成唯识论卷十载,变化土...

变化生

即化生。系四生之一。以业力之故,别于胎、卵、湿生,而变化生者。据俱舍论卷八载,五趣众生中,地狱、天及一切中...

变化身

系佛三身或四身之一。又作化身,亦称变易身。即法、报、应三身中之应身,为应身之分身化佛,系依应身所化现之佛形...

变文

为唐代以来,受佛教影响而流行之说唱文学作品之一。佛教用以讲述佛经故事,宣扬教义。变,为变更、改写之意。取材...

变成王

又作卞城王、变性王、变城王。为冥界十王之第六。据预修十王生七经、地藏十王经等所举,亡者在冥途中,于六七日(...

变成男子

女子变成男子之意。与“转女成男”同义。据诸经论载,女人身有五种障碍,即障碍成为梵天王、帝释、魔王、转轮王、...

变成男子愿

又作女人往生愿。为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三十五愿。即阿弥陀佛未成佛前,为法藏比丘时,于世自在王如来所,曾经...

变易

指因移果易、前变后易之意。为变易生死之略称。天台宗以无色形之胜劣,寿期之短长,但迷想渐灭,证悟渐增;此迷悟...

变易生死

又作无为生死、不思议变易生死、不思议变易死、变易死。二种生死之一。为“分段生死”之对称。即阿罗汉、辟支佛及...

变易身

即变易生死之身。为“分段身”之对称。系阿罗汉、辟支佛,及大力菩萨等三乘圣人于界外净土所受之正报。华严经探玄...

变相

指依经典之记载,描绘佛之本生谭,或净土庄严、地狱相状等之图画,用以宣传教义。又作变像、变绘。略称变。变,乃...

变食真言

系变化食物为诸天及饿鬼肴膳之咒语。又作变食咒、变食陀罗尼。即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所记载(大二一·四六五上)...

悉昙字 (la)。悉昙五十字门之一,四十二字门之一。又作罗、攞、啰、砢、呵。大品般若经卷五广乘品、佛本行集...

逻吃洒

梵语 laksana 之音译。又作逻乞洒、攞乞尖拏。意译为相(即事物之诸相)、特征。大日经疏卷七(大三九·...

铄乞底

梵语 ?akti,巴利语 satti。又作铄讫底、烁讫底、铄底。意译作槊。即指枪戟。密教以之安置于曼荼罗中...

铄迦罗阿逸多王

铄迦罗阿逸多,梵名 ?akrāditya,意译帝日。为印度笈多王朝之国王。又称铄迦罗迭多王。此王约于西元五...

灵

唐代僧。籍贯、生卒年均不详。高宗干封(666~668)年间,住西明寺,后往终南山参谒道宣,研习律法。其后并...

显文

(1856~1909)湖南人,俗姓杨。字魁印。十一岁礼浙江高明寺觉实法师出家,二十岁受具足戒。后至温阳红螺...

显加

为“冥加”之对称。指佛菩萨对众生所施显而易见之加被。如佛陀于华严会上,以身业摩菩萨顶,增其威力;以口业劝说...

显本

系天台宗所说,谓释尊于法华经寿量品显示如来久远之本地。天台智顗以“开迹显本”一语阐明法华经之旨趣,其中,迹...

显正

为“破邪”之对称。意谓彰显正义。又作申正、立正。如三论宗以“破邪显正”为一宗之轨要,因本宗所依之中论、百论...

显示

谓显露晓示。一切众生之本性,具有因果、理事等法,佛即以十二因缘、四谛、八正道等教法显示,令彼众生开悟,得以...

显示因

为无始以来六种妄想的习因之一。即以一念妄情之生,必有所作善恶业之相;犹如灯之照物,显然可见者,称为显示因。...

显色

梵语 varna-rūpa。指显然可见之色。为“形色”之对称。于一切色法中,其相状显著,可使眼见而识别者,...

显行示观

显行与示观之并称。为日本净土宗西山派之祖证空解释观无量寿经中定散二善行之意义时所说,依自力修行所显现之行称...

显戒论

凡三卷。日本天台宗之祖最澄撰(820)。收于大正藏第七十四册。由于最澄上表请废小乘戒仪,而立大乘戒仪,并别...

显宗记

全一篇。唐代荷泽神会作。全称荷泽大师显宗记。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一册景德传灯录卷三十。内容叙述禅宗之宗要,全篇...

显明

(一)谓无秽恶垢染。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六上):“洗濯垢污,显明清白;光融佛法,宣流正化。” (二)...

显益

即现世获得佛菩萨之利益。法华玄义卷七下(大三三·七七一上):“此土他土弘经,论其功德,观文但明冥利,不说显...

显密二教

指显教与密教。又称显密、显露秘密、显示秘密。自言语文字上明显说出教法者,称为显教;若秘密说,不可由表面得知...

释迦异名

谓如来于娑婆世界中有无数之称号。如一切义成、圆满月、狮子吼、释迦牟尼、第七仙、毗卢遮那、瞿昙氏、大沙门、导...

释迦无师

据增一阿含经卷十四载,优毗伽梵志尝问佛陀,佛师是谁?依何人出家学道?佛答曰(大二·六一八下):“我亦无师保...

释迦发心

大智度论卷四、俱舍论卷十八等载,三大阿僧祇劫前,有佛名释迦牟尼,世尊为菩萨时,逢此佛而发心,且愿如其作佛,...

释迦发遣

发遣,为“招唤”之对称。谓释迦如来于娑婆秽土劝说往生阿弥陀佛之净土。观无量寿佛经疏玄义分(大三七·二四六中...

释迦经

为唐代敏法师所立二教之一。指释迦佛为应众生之机根而说方便委屈之教法,如法华经、涅槃经等。为“卢舍那经”之对...

释迦像

指雕画释迦牟尼佛之身像。即思慕释尊人格之伟大而雕画供奉其像。释迦像之造立,据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八、观佛三昧海...

释迦谱

凡五卷或十卷。梁代僧祐撰。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册。内容广引大小乘经律,记述释迦族世系之传说、释迦牟尼佛一代之事...

释家

为“经家”与“论家”之对称。指注释经论之文义者。又指佛门之修道者,亦即佛家。 p6834...

释宫

指释迦氏之宫殿。法华经卷五踊出品(大九·四一下):“如来为太子时,出于释宫,去伽耶城不远,坐于道场,得成阿...

释师子

梵语 ?ākya-sijha。为释尊之德号。释尊为人中之王,于三界中得无畏自在,如兽中之狮子王,故称释师子...

释教

指释尊所说之教法。与“佛教”同义,然则特用此称者,源于我国古来佛教与道教并称时,各取其教祖之名,称为释老,...

释教三字经

全一篇。明代吹万老人着,敏修注释。又称佛教三字经。本书系作者模仿宋末区适子所著“三字经”之体裁而撰述者。全...

释教部汇考

凡七卷。全称古今图书集成释教部汇考。清代蒋延锡等辑。收于卍续藏第一三三册。本书为编年体之中国佛教史,由周庄...

释教汇门标目

凡四卷。明代寂晓撰。全称大明释教汇门标目。为“大明释教汇目义门”一书之总目。大明释教汇目义门又称释教汇目义...

释梵

又作梵释。指帝释与梵王。此二天王归依释迦牟尼佛,为经论中常见之守护神。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一中):“目...

释量论

梵名 Pramāna-vārttika,西藏名 Tshad-marnam-hgrel。印度因明大论师法称著...

释义

即解释经论等之意义。诸宗解释经论及真言之文句有种种不同之释体。如天台智顗解释法华经,用因缘释、约教释、本迹...

释疑论

全一卷。东晋戴安道(戴逵 335?~396)撰。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二册广弘明集卷十八。安道少时即重善行,然自...

释种

释迦种族之意。释,乃释迦(梵 ?ākya)之略称,意译作能仁、能、直,为净饭王家之本姓,属刹帝利种,在印度...

释摩诃衍论

凡十卷。印度龙树菩萨造,姚秦筏提摩多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为大乘起信论之注释书,一般略称释论。文前先说...

释论

(一)显教谓为大智度论之略称,以之为解释大品般若经之作;于密教则为释摩诃衍论之略称,以之为大乘起信论之注释...

释轮

又作因陀罗轮。为密教五智轮之一。即金刚轮(地轮),黄色方形,种子为 (a)。瑜祇经疏卷三夹注载(大六一·五...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

凡十卷。隋代天台智顗述,法慎记,其后灌顶再加编整。略称禅波罗蜜。又作渐次止观、次第禅门。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

释藏

谓释教之三藏。宋、元、明皆有雕本,鸿编钜帙,搜罗详备。其中传记部、纂集目录部等可以考释教源流,宗派护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