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辞典 > 佛光大辞典

禅林类聚

凡二十卷。元代道泰、智境编。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七册。本书系就诸祖语录、传灯录等,收集禅家诸师之机缘语要而成,...

禅林宝训

凡四卷。南宋净善重编。又称禅门宝训、禅门宝训集。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收录南岳下十一世黄龙惠南至十六世佛照...

禅板

又作禅版、倚版。僧众坐禅时,为消除疲劳,用以安手或靠身之板。一般长五十四公分,宽六公分,厚约一公分,上穿小...

禅河

(一)印度尼连禅河之略称。(参阅“尼连禅河”1891) (二)即禅定。因禅定之水,能灭心火(烦恼),故喻之...

禅波

禅定中之妄想。若将禅定譬喻为静止不动之水,则禅定中之妄想即为波。[性灵集卷九] p6471...

子

指置于椅前用以承脚之小几。又作凳子、承足床、脚凳、脚踏、踏床。法华经卷二则称为宝几,摩诃僧祇律卷二十则谓为...

禅法要解

凡二卷。鸠摩罗什等译于姚秦弘始四年至十四年(402~412)。又称禅法要解经、禅要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

禅门

(一)禅定之法门。指根本四禅、十六特胜、通明、九想、八背舍、大不净、慈心、因缘、念佛、神通等十门。 (二)...

禅门九山

又作禅宗九山、九山门、九山禅门。朝鲜新罗末期,九名新罗僧先后来华学禅,返国后开创九禅刹,总称禅门九山。其所...

禅门日诵

凡二卷。原作者及刊行年代不详。有清道光十四年(1834)刊本、清光绪十二年(1886)福建鼓山涌泉寺能成募...

禅门拈颂集

凡三十卷。高丽慧谌、真训等编。系集自释尊以来至唐宋诸师,其间禅家机缘语句,拈颂之大成。本书以景德传灯录等之...

禅门师资承袭图

全一卷。唐代圭峰宗密(780~841)撰。又作裴休拾遗问。内题中华传心地禅门师资承袭图、内供奉沙门宗密答裴...

禅门秘要诀

全一卷。唐代僧永嘉玄觉(?~713)撰。其内容与玄觉所撰之证道歌一致,可推知或即证道歌之雏形。文中所提“西...

禅门撮要

凡二卷。朝鲜僧清虚堂休静(1520~1604)编,朝鲜隆熙元年(1907),庆尚北道清道郡虎踞山云门寺开板...

禅门诸祖师偈颂

凡四卷。宋代子升、如祐编。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六册。辑录佛祖传法偈、信心铭、玄中铭、雪子吟、坐禅铭、五位颂、禅...

禅门锻炼说

全一卷。又称禅林锻炼说、锻炼说十三篇。明代僧晦山戒显著,清代穆宗同治十一年(1872)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

禅门宝藏录

凡三卷。朝鲜僧天頙撰,成书于元代世祖至元三十年(1293)左右。明代世宗嘉靖十一年(1532)与禅门纲要集...

禅陀迦王

禅陀迦,梵名 Jātaka。南天竺之国王名。龙树菩萨尝以偈述十善、七觉支、十二因缘之旨赠之,称为禅陀迦王偈...

禅室

(一)指修行坐禅之处。[梁高僧传卷三求那跋摩章] (二)住持之居室,即方丈。或转申为住持之代称。[法苑珠林...

禅客

(一)指参禅者,并不限于禅僧,亦包括俗家参禅修行者。临济录(大四七·五○六上):“师云:‘老和尚瞌睡作么?...

禅思

即禅定。寂静思惟之义。禅苑清规卷九(卍续一一一·四六三上):“非时不食,非法不言,精勤思义,温故知新,坐则...

禅思想史研究

全一册。日本铃木大拙(1870~1966)着,日本昭和十八年(1943)刊行。内分七篇,主要阐明日本临济宗...

禅苑清规

凡十卷。宋代禅僧长芦宗赜集。于崇宁二年(1103)完成。又称崇宁清规、重雕补注禅苑清规、禅规。收于卍续藏第...

禅苑蒙求瑶林

凡三卷。金·志明撰,元代德谏注。又称禅苑瑶林注、禅苑瑶林、禅苑蒙求、禅林蒙求、禅蒙求。收于卍续藏第一四八册...

禅要经

(一)全一卷。译于东汉时代,译者佚名。又称禅要经诃欲品、禅要诃欲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本经示行者于修定时...

禅家龟鉴

全一卷。朝鲜清虚休静撰。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二册。书中载明参禅工夫之要旨,并附略解。其内容系论述一物不生不灭、...

禅师

梵语 dhyāyin,巴利语 jhāyin。通达禅定之比丘。原始佛教时代,阿罗汉为通晓一切禅法者;以后至部...

禅悦

入于禅定者,其心愉悦自适之谓。如华严经净行品(大九·四三二中):“若咽食时,当愿众生,禅悦为食,法喜充满。...

禅悦食

二食之一,九食之一。入于禅定,身心适悦,能长养肉体,资益慧命,一如食物之能长养肉体,存续精神,故称禅悦食。...

禅拳

即左拳。释迦如来像有两胁士,左为表禅定之普贤菩萨,右为表智慧之文殊菩萨,因以智慧配于右,禅定配于左,故左拳...

禅海十珍

全一卷。全称为霖禅师禅海十珍。明代僧为霖道霈编,清代康熙二十六年(1687)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二六册。道...

禅病

参禅者因未体得参禅之真诀而修禅所招致之各种疾病。禅病有身、心方面之各种疾病,特以陷入妄想妄见者为多。圆觉经...

禅秘要法经

凡三卷。姚秦鸠摩罗什等译。又称禅经秘要法、禅秘要法。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内容记述坐禅时,调心、调息、观法等...

禅院

专修禅观之寺院。又称禅寺、禅刹。为“教院”、“律院”之对称。称禅刹者,刹为塔之意,古代寺院皆建有塔,故寺院...

禅堂

(一)坐禅堂之略称。亦作僧堂。(参阅“僧堂”5739) (二)系为与僧堂有所区别而称禅堂。僧堂为行坐禅、睡...

禅带

又作善助。坐禅时所使用之带,缠于腰间,防腹部受凉。据四分律卷四十一载,于露地坐,有患背痛者,故作禅带护之。...

禅舍

指四禅定中第三禅之舍离“喜”受。于第三禅定中,对最上乐不生偏颇之心,不起好恶之念,此种舍离即称为禅舍。盖于...

禅教

(一)禅宗之教法。即阐扬禅之宗旨“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教说。[续高僧传卷十六] (二)禅与教之并称。即禅...

禅梵天

色界中有四重天处,皆为修禅定者所生之处,故称禅天。禅梵天即指色界初禅之三天(大梵天、梵辅天、梵众天)。法苑...

禅偈

禅门善知识开示坐禅之方法与境界等,而以偈颂形式表现者。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上之一(大四八·三九九下):“教也者...

禅愉

(?~1561)日本临济宗僧。京都人,俗姓源。字龟年。幼年出家,礼特芳和尚剃发受具足戒,偏游诸山,亲近建仁...

禅间

介于初禅天根本定与二禅天近分定中间之定。得此中间定之观、喜、乐、一心等四支之禅定,称为“禅间无觉有观定”;...

禅云寺

位于韩国全罗北道高敞郡雅山面。为修者(云水僧)云集之处,故名之为禅云寺。义云国师创建于百济威德王二十四年(...

禅源寺

位于浙江西天目山昭明、旭日、翠微、阳和诸峰下。清代康熙四年(1665),浙直宰官请玉琳国师至西天目山重修高...

禅源诸诠集都序

凡二卷或四卷。唐代宗密(780~841)着。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初宗密著有禅源诸诠集一书,收录禅宗诸家之...

禅窟

修禅者所住之岩窟。即禅僧之住居。后转指禅宗寺院。法华经分别功德品(大九·四五下):“园林浴池,经行禅窟。”...

禅肆

指官府所立之禅宗寺院。据续高僧传卷十六僧稠传载,北齐天保三年(552),敕令于邺城西南八十里龙山之阳为僧稠...

禅榻

又称禅床。即坐禅时之席位。榻者,即坐台或寝台,较床为低短细长。禅林中僧堂之座位称为单,又称单位,其形状虽异...

梵语 adhigama,巴利语同。修习正法,如实体验而悟入真理,称为证;即以智慧契合于真理。依其所悟,能证...

禅慧

禅定与智慧。依此二者能摄一切之证行。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六中):“以甚深禅慧,开导众人。”[止观辅行...

禅学

禅家之学,见性成道之法。即在文字言句上讲禅或加以解释之书。 p6481...

禅灯世谱

凡九卷。明代僧山翁道忞编,吴侗集,崇祯五年(1632)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四七册。初时,道忞欲搜录诸传灯录...

禅录

指禅门之诸语录。即记录禅门宗师开示说法之作。 p6481...

禅静

梵语 dhyāna。音译禅那,略作禅。意译定、静虑。取音译与意译并称之,即作禅静。谓令心住于一境,以详密思...

禅头

(一)禅林之首座。大鉴清规(大八一·六二一下):“僧堂坐禅号令,权在首座,不在住持,首座谓之禅头。” (二...

禅斋

斋,静肃之室。禅斋,即禅室。释氏要览卷上(大五四·二六三下):“又有呼为禅斋,斋者,肃静义也,如儒中静室,...

禅礼

坐禅与礼忏。禅宗行者依坐禅及礼拜三宝二者,以忏悔罪障。续高僧传卷二十释志超章(大五○·五九二上):“众感其...

禅镇

坐禅时,安置于头上,用以警觉睡眠之道具。释氏要览卷下(大五四·二九七中):“禅镇,木版为之,形量似笏,中作...

禅襟

禅僧自称之词,着禅衣之义。又指僧众。 p6482...

禅关

(一)禅法之关门。释门正统卷三(卍续一三○·三九○下):“然启禅关者,虽分宗不同,挹流寻源,亦不越乎经论之...

禅关策进

全一卷。明代云栖袾宏(1532~1615)着。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本书前集收录诸祖法语节要三十九章、诸祖...

禅籍志

凡二卷。日本临济宗僧义谛撰。列举中、日之禅籍凡二四四部,并加略解。计分单录禅要、把断公案、宗门全史、宗门略...

禅髓

(一)禅道之精髓。景德传灯录卷三(大五一·二一九中):“迄九年已,欲西返天竺,乃命门人曰:‘时将至矣!汝等...

禅观

坐禅观法。指坐禅时修行种种观法。景德传灯录卷二师子尊者章(大五一·二一四下):“有波利迦者,本习禅观。” ...

禅钻

钻,钻研。禅钻,研究禅理之意。讽刺人以禅理为钻营之器,谋进身之阶。琅玡代醉编卷三十一:“吕申公素喜释氏之学...

罥索

梵语 pā?a,巴利语 pāsa。音译播舍、皤赊、波舍。又称金刚索、罥索、罥网、宝索、珠索。略称索。为战...

粪果

原指污粪中之果实;于此粪果,取而还弃,比喻凡夫之欣生而恶死。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二(大一二·四三五下):“如...

粪除

除粪之意。粪,比喻三界之见惑、思惑。据法华经卷二信解品记载,有一长者,安置穷子于家中为奴,给付酬劳,使其清...

粪扫衣

梵语 pājsu-kūla,巴利语 pajsu-kūla。 略称粪扫。又作衲衣、百衲衣。即摭取被舍弃于粪尘...

糟糠

糟,乃取酒后之滓;糠,乃取米后之谷皮。原指粗劣之粮食,而转喻憍慢之比丘及粗恶之法。法华经方便品(大九·七下...

总别

总体与个别之并称。即一般与特殊之分。总摄全体,称为总;特别指部分,称为别。据大智度论卷三十一载,诸法有二性...

总别二义安心

安心,指由修道之体验或对教法之理解,而将心安住于一处,以达到安定不动之境界。总安心,即指于佛教全体之安心法...

总即别名

谓以全体之名称而指其中部分之名称者,称为总即别名。原为全体或一般性之名称,亦转指于特殊或个别的情况。如净土...

总供

密宗行者于供养本尊时,先供养涂香、花、烧香、饮食、灯明等五种,称为别供。供已,更以印明行普供之法,从此印明...

总宗

因明用语。总,全部之意。指因明三支作法中,宗(命题)之全体。于因明大疏中又作宗体。乃“别宗”之对称。(参阅...

总持

南北朝时代尼师。又称尼总持。俗姓萧,名明练,为梁武帝之女;出家后,号总持。师事禅宗初祖菩提达磨。据景德传灯...

总持寺

(一)位于日本横滨市鹤见区鹤见町。山号诸岳山。为日本曹洞宗大本山。天平年中(729~749),日僧行基于能...

总持门

(一)总持之法门。总持,为梵语 dhāranī(陀罗尼)之意译,即能总摄忆持无量佛法而不忘失之念慧力。有法...

总相别相

总括全体之状态者,称为总相;仅指个别、特殊之状态者,称为别相。例如,无常、无我等相共通于一切有为法,称为总...

总相戒

指十善戒。据大智度论卷四十六载,戒波罗蜜总摄一切戒法,譬如大海总摄众流;如十善戒为一切戒法之根本,称为总相...

总相观别相观

总相观与别相观之并称。总观佛色身相,称为总相观;仅观其色身之一部分,称为别相观。日僧源信之往生要集卷中本分...

总参

禅林入门之学人以唤钟为讯号,顺次入其师之室中,亲受师家之教;是时,任何人皆不得缺席,即称为总参。[禅林备用...

总报别报

总报与别报之并称。又作总果别果。为法相宗所立教义之一。第八识之果,称为总报;前六识之果,称为别报;二者合称...

总想观

乃观无量寿经十六观中之第六观。又称楼想观、宝楼观、总观。即以极乐世界之宝楼而观全体报土之观法。观无量寿经(...

总愿别愿

总愿,指诸佛、菩萨共通之誓愿,如四弘誓愿、普贤十大愿等;别愿,指诸佛、菩萨由各自之意乐所立之誓愿,如阿弥陀...

缥帽

指淡青色之帽子。又作缥帽子、缥冒。俗称华帽子、帽子。亦称裹头。源于印度裹头之制;佛世时,以印度北方天寒,佛...

缦衣

梵语 patta。音译钵吒。僧衣之一种。横竖割截而缝缀,有如田亩分畦之袈裟,称为田相衣;整幅而不割截之衣,...

悉昙字 (ī)。又作伊、曳、缢、曀、意、蔼、[口*垔]。为悉昙十二韵之一,五十字门之一。方广大庄严经卷四(...

翳身药

即隐身药。又作翳形药。用此药涂眼,则他人不能见及。六十华严经卷四十四(大九·六八○中):“譬如有人以翳身药...

翳迦珊尼

梵语 ekāsanika,巴利语 ekāsanikavga。意译一坐食、一食、受一食法。为十二头陀行之一。...

翳迦惹吒罗刹王

翳迦惹吒罗刹,梵名 Ekajatā-raksa。意译一髻罗刹。位于密教胎藏界曼荼罗苏悉地院南端之菩萨。以不...

翳荼迦虫

为食粪之虫,如蜣螂之类。慧琳音义卷十五翳荼迦之注(大五四·三九六):“虫名也,食粪,如蜣螂之类。” p64...

梵语 ?abda,巴利语 sadda。音译摄拖。指具有呼召作用之音响。为耳根所闻、耳识所了别(认识)之对象...

声入

为十二入之一。即指音声。入,涉入之意。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与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互相涉入,称...

声生念诵

为秘藏记所载五种念诵之一。又作生念诵。谓于心中观想法螺,念想由此发出妙音声,随声而诵。(参阅“五种念诵”1...

声字实相

为日本真言宗教义之一。谓声字即实相之体;亦即一切音声文字之自体不外是实相。自如来之三密而言,身、语、意三业...

声字实相义

全一卷。略称声字义、声字实义。日僧空海撰。收于大正藏第七十七册。本书自真言密教之立场阐明声字实相(一切音声...

声佛事

日本佛教用语。以音声作佛事之意。即谓音声之功德能成就佛事。维摩经略疏卷十(大三八·六九九下):“此间耳根利...

声杖

即锡杖。锡杖上端为金属制成,上悬镮,振之则发出声响,禽兽等类闻声自然警觉避开,故称声杖。据十诵律卷五十六载...

声念诵

为金刚界大法对受记卷六所载五种念诵之一。谓发出长短分明之音声而念诵,使自他皆能听闻。(参阅“五种念诵”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