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辞典 > 佛光大辞典

少室山

位于河南登封县西北。又作季室山、负黍山、御砦山、御塞山。为嵩山之西峰,与太室山相望,然较太室为小,高二七五...

少室六门集

全一卷。又称小室六门。梁代菩提达磨作,编者不详。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本集记述禅家要谛,分为心经颂、破相论...

少财鬼

为阿毗达磨顺正理论所说三类饿鬼之一。彼等仅能获得微量之食物,故称少财鬼。又分成针毛、臭毛、瘿等三种:(一)...

少康

(?~805)唐代净土宗僧。为净土宗第五祖。缙云(浙江)仙都山人,俗姓周。七岁出家,十五岁受戒於越州嘉祥寺...

少欲知足

指节制物欲。又作喜足少欲、无欲知足。即将欲望减少而知满足之意。分别言之,于未得之物不起过分之贪欲,称为少欲...

少净天

少净,梵名 Parītta?ubhadeva,音译作波栗多首婆、波利多首、波栗羞诃。又作约净天。色界十八天...

少善根

梵语 avaramātraka-ku?alamūla。又作少善。谓薄少之善根。即指念佛以外之各种杂善。依阿...

计量物体长短之用具。又为长度单位。古代印度对尺之制法不详,但关于长度单位,则有各种规定,如大乘入楞伽经卷一...

心念

即心识之思念,通常指心识中刹那相续之念头。又据净土论(迦才)卷上载,念佛之法通常有二,其一即为心念。心念念...

巴利佛教

指南传佛教。印度阿育王时代派遣传道师至诸方弘传正法,最初于锡兰宏扬分别上座部,其后又传播至缅甸、暹罗、爪哇...

巴利律藏

巴利名 Vinaya-pitaka。系以巴利语记载锡兰分别上座部所传之律藏,属巴利三藏之一。佛陀所制定有关...

巴利圣典协会

(The Pali Text Society,略称 P.T.S.)成立于一八八一年,专门刊行南傅佛教巴利语...

巴利语

巴利语 pāli-bhāsā。为南方佛教圣典及其注疏之用语。属印欧语系,系印度中期亚利安语中,初期地方语(...

巴里岛

(Bali Island)又称婆利、婆里。位于爪哇岛东方,隔巴里海峡。岛上寺院数量极多,故称千寺岛(the...

巴格赫

梵名 Bāgh。印度印多尔市(Indore)西南方文底耶山脉(Vindhya)之南斜面,沿着那巴达河(Na...

巴陵三转语

禅宗公案名。又作巴陵三句。指岳州巴陵颢鉴禅师用以提撕学人,令彼等转迷开悟之三句话。即“银碗里盛雪”、“珊瑚...

巴陵吹毛剑

禅宗公案名。又作吹毛剑。巴陵颢鉴三转语之一。碧岩录第一○○则(大四八·二二三中):“僧问巴陵:‘如何是吹毛...

巴杰士

(Burgess, James; 1832~1917)研究古印度之英国学者。初学建筑,一八五五年渡海至印度...

巴达卡

(Bhandarkar, Sir Ramkrishna Gopal; 1837~1925)印度之东方学者,...

巴赫特

(Bharhut)为位于中印度阿拉哈巴(Allahabad)西南二百公里处之佛教遗迹。即纪元前一八四至一七...

巴鼻

禅林用语。又作把鼻、巴臂、把臂。巴即把,鼻指牛鼻。即穿绳于牛鼻,以牵制之。其后转为可把持之处,犹言根据、把...

巴湿伐那陀

梵名 Pār?vanātha。传为耆那教第二十三祖。娶阿逾陀国公主波罗婆波底(梵 Pra-bhābatī)...

梵语 māyā。指假相。一切事象皆无实体性,唯现出如幻之假相,即幻相;其存在则谓幻有。所显现之如幻现象,犹...

幻化

(一)谓幻术师变化所现无实体之物。常用作譬喻。如说诸法皆由因缘假和合而生,空无实性,是为假有,喻如幻化之物...

幻化宗

东晋般若学派六家七宗之一。吉藏于中论疏中谓此系道壹所立。此宗说世谛诸法皆同幻化,然心神不空。中论疏记卷三末...

幻住庵清规

全一卷。元朝中峰明本撰。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一册。乃就丛林日用须知制定,自成天目一家之规矩,于延祐四年(131...

幻门

幻化之法门。据法华玄义释签卷四之一(科本)所载,菩萨以幻化之法门破除众生之幻惑,以幻大悲利益幻含识,自他功...

幻垢

有情众生之身心为六大假和合而成,无实如幻,有漏而不净,故称幻垢。圆觉经(大一七·九一四下):“善男子!当知...

幻相

指如幻而无实体之假相。以佛教立场而言,诸法皆由因缘和合而生,由因缘离散而灭,本身并无实体,其因缘和合之际,...

幻师

梵语 māyā-kāra。又作幻士、幻人、幻术师。即行幻术之人,能于无实体者变化而现之。经论中多用之为譬喻...

引正太子

引正王之子。引正王,梵名 Sātavāhana,音译娑多婆诃,系古代中印度憍萨罗国之主,归依龙树,从习药术...

引因

“生因”之对称。生近果与正果之因,称为生因;引远果与残果之因,称为引因。就内种而言,以现在之种子生现在之身...

引果

“满果”之对称。众生之果报有总别之分,凡果报之主要成分,称为引果;果报之局部,则称为满果。例如第八识为引果...

引座

指引导升座。禅林中,新来者将升座说法时,先立于一旁,由住持引请之,并介绍予大众。如他寺住持虚席,请本寺之西...

引接

引导接取。又作引摄。其义有三:(一)指佛力摄取救济众生,令生佛国。 (二)又作迎接。谓佛菩萨来迎,引导佛子...

引票

日本黄檗宗授戒时表三师七证等十僧座位之名票。票用红纸,长二尺余,宽五寸。如三师之引票上书“第一(或二、三)...

引饭大师

指净槌。即僧家将进食时,所鸣之槌。据清异录释族引饭大师条所载,净槌由维那掌之,丛林视为引饭大师。 p139...

引业

牵引五趣四生等果之业。又作引因、牵引业、总报业。为“满业”之对称。即感有情总报果体之强胜业。大小乘解其名义...

引牒

密教十二口传之一。牒者,转记之义。即先作解释,后引经文以合之。(参阅“十二口传”331) p1394...

引路菩萨

引导临终者去路之菩萨。其名号未见诸经典,系唐末宋初,与净土教之流行共同兴起之民间信仰。英国学者史坦因(St...

引驾大师

唐代僧职名。四大师之一。主引导天子车驾之事。依佛祖统纪卷七智威条及其注载,唐太宗时,封法华尊者智威为引驾大...

引导

指诱引开导。本为导人入佛道之意,后转用于葬仪中,在棺木前由一法师为死者说法语,教示亡灵随佛之接引往生极乐世...

引磬

法器名。即碗状之小钟,以小铁枹击之。于底部之中央贯纽,附有木柄,便于把持,故又称手磬。乃鸣之以引起大众注意...

引声念佛

谓附曲调,称扬阿弥陀佛之名号。相传此等念佛方法,为我国法道(一说法照)和尚于定中赴极乐世界,听闻水鸟树林念...

(一)梵语 citta 之意译。音译作质多。又作心法、心事。指执取具有思量(缘虑)之作用者。(一)指心王及...

心一境性

梵语 cittaikāgratā。音译质多翳迦阿羯罗多。为定名之一。乃定之自性。以止住心于一境之状态为定,...

心不相应行

梵语 citta-viprayukta-sajskāra,巴利语 citta-vippayutta-dha...

心心所

指心王与心所。心,指眼识等之心王。心所从属于心王,系与心王相应之精神作用,旧译作心数。心王唯取对象之全体(...

心心相印

佛教中“心印”,原指佛心印,系语言文字所无法表达之佛陀自内证之心地。昔时,佛陀于灵山会上,手拈一花,于八万...

心月

心性明朗清净,譬如满月。金刚顶瑜伽中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论(大三二·五七三下):“由作此观,照见本心,湛...

心月轮

譬喻菩提心圆满清净如月轮。密教金刚界观众生之肉团心为月轮,以其圆缺而有凡圣之分。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

心水

心中涌现万象,进而动摇,又有染净之不同,譬喻如水,称为心水。[大日经卷三] p1398...

心王

有部及法相宗等所列五位法中之心法。相对“心所”而言,六识或八识之识体自身称为心王。意为精神作用之主体。说一...

心王如来

系表示密教普门总德之大日如来。又称心王大日。以心王、心所之分别而言,大日如来乃心王之位,其他诸尊则为心所,...

心王铭

全一篇。据传南朝梁代傅翕撰。又作傅大士心王铭、心王论。系咏心性根本之作。景德传灯录卷三十、五灯会元卷二等收...

心生灭门

指如来藏心之相。又作生灭门。为大乘起信论所说一心二门之一。与心真如门并称为起信二门、真生二门,二门可视同如...

心田

(一)指心。心如田圃,能纳藏善恶之种子,随缘滋生善恶之苗,故喻为田。 (二)(1936~)台湾台南人。十六...

心光

(一)指心智明朗,或智慧鉴照之光。又称智光、内光。智光又有二义,一为法照,即谓真俗双鉴;一为机照,即谓普应...

心光摄护

谓阿弥陀佛之心光摄取照护念佛行者。心光,又作智慧光,指佛心所起之光明。观念法门(大四七·二五中):“彼佛心...

心冰

心中有疑而不解,譬于冰,称为心冰。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上(大四四·九一中):“嗟去圣之弥远,慨心冰之未释。” ...

心印

(一)又作佛心印。禅宗认为,依语言文字无法表现之佛陀自内证,称为佛心。其所证悟之真理,如世间之印形决定不变...

心地

(一)指戒。戒以心为本,恰如世间之以大地为基,故称戒为“心地”,乃梵网经中之语。 (二)指菩萨之十信、十住...

心地含种

谓凡夫心中含藏可开为佛果菩提之种子。 p1400...

心自在地

指菩萨十地中之第九地。已达此阶位之菩萨,于他心得自在,自心亦得无碍智,故称心自在地。至此地者,能离六染心中...

心自在者

指佛与阿罗汉。佛为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之圣者;阿罗汉已断尽三界见、思等烦恼,所应修学者皆已修达,应受世间之...

心行

梵语 citta-carya。(一)心内之作用、活动、状态、变化。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即指既无法用语...

心行处灭

心行之处灭绝,谓不及思虑分别之境地。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中本(大四四·二五二上):“离心缘者,非意言分别故;心...

心佛

(一)华严宗所说行境十佛之一。依心而成佛,故称心佛。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五十二(大一○·二七五中):“自心念念...

心戒

(一)大乘戒之通义,谓制止心念邪恶不正之戒。而南山四分律宗于制戒立深防、分限二者,其中分限即为心戒。 (二...

心具三千色具三千

宋代天台宗之山家、山外二派所持异议之一。宋时,天台家对一念心之真妄问题,产生论争,山家派主张妄心观,山外派...

心受

“身受”之相对词。二受之一。即经由六识中之第六识,而感受到精神或内部之喜悦、忧苦等。(参阅“二受”200、...

心咒

(一)指一字咒。诸佛之神咒有大咒、小咒、一字咒等三种,一字咒又称心咒。心者,真实精要之义,与心经之“心”同...

以针投钵

禅宗公案名。付法藏第十五祖迦那提婆,初为外道。一日,自执师子国至憍萨罗国,诣见龙树,求相与论议。龙树为试其...

心念处

梵语 citta-smrty-upasthāna。又作心念住。乃四念处之一。观心为无常之意。心为眼耳鼻舌身...

心性

梵语 citta-prakrti,巴利语 citta-pakati。即心之本性。又称自性。心之本性有清净、...

心性三千

谓一念之心性具足十界三千诸法。为天台宗之基本教义。天台宗认为,吾人之心中具有地狱、饿鬼等十法界,每一法界又...

心性本净

指不变之心体本来清净。烦恼虽能覆蔽心性,但此后起之客尘烦恼,不为心之本体,此说见于部派佛教中之大众部。大乘...

心所

梵语 caitta, caitasika,巴利语 cetasika。又作心数、心所有法、心所法、心数法。从...

心波

凡夫之意念恒常相续不绝,犹如波浪之层层叠生,故称心波。若能超越此种念虑不绝而入于不起任何心念之境界,即为佛...

心法

梵语 citta-dharma,巴利语 citta-dhamma。宇宙万有可分成五位(心王、心所法、色法、...

心空

(一)心性广大,能容摄万象,犹如大虚空,故称心空。吽字义(大七七·四○六上):“无始以来,本住心空。” (...

心城

(一)喻指禅定。禅定防心,能抑制妄动,犹如具有防御作用之城,故喻为心城。与遗教经中所说堤塘之喻同义。[四分...

心相

(一)指心之相状。有心内相与心外相之别。心之本性清净平等,称为心内相。心随诸缘而生种种对境,称为心外相。[...

心相应心不相应

原始佛教后之部派佛教时代,倾向于整理组织阿含经教说之阿毗达磨,其时,对心之作用亦作种种考察。于上座部中,分...

心相应行

指一切之心所法。心所法与心王同时起作用,故称心(王)相应;以其系有为法,故称行。[尊婆须蜜集论卷一] p1...

心要

(一)心髓与精要。即指法门之至极。又谓心性上精要之法义。 (二)全一卷。唐代不空撰。为金刚顶瑜伽略述三十七...

心香

指心中之香。学佛者心中精诚,自能感格于佛,与焚香供佛无异,故称心香。世俗本此,对于心所崇拜者,多用“一瓣心...

心乘

佛教之别称。乘,运载、乘物之意,比喻为能运载众生至解脱之岸的教法、法门。佛教之教法以观照、省察、体悟众生清...

心海

喻指众生之心体。楞伽经卷一(大一六·四八四上):“外境界风,飘荡心海,识浪不断。”此即喻称外在之境界为风,...

心珠

喻指众生之心性。众生之心性本来清净,犹如明珠一般,故称心珠。 p1406...

心真

指吾人本具自性清净心之真性。盖吾人之心性原本清净,远离烦恼,无有染污,故经典中多称为自性清净心、本性清净心...

心真如门

指如来藏心之体。又作真如门。为大乘起信论所说一心二门之一。与“心生灭门”并称。分别而言,心真如门认为一心之...

心鬼

谓心邪而于现生作恶业,死后自觉忏悔之恶鬼。又以心之可怖,犹如恶鬼,亦称心鬼。然一般俗谚以“疑心生暗鬼”称为...

心清净

指灭除内心之邪曲,远离污秽不净,使之清白净洁。据究竟一乘宝性论卷四身转清净成菩提品所载,心之清净可分为两种...

心眼

指藉禅定之力可透见障外之色,照了诸法。即不依肉眼,亦不依天眼,由定力之故,能照见他方佛国诸佛及佛土之庄严,...

心智

心与智。心为体,智为用,体用二者并举,故称心智。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上(大八·八二八上):“口常说法非无义,...

心无宗

东晋般若学派六家七宗之一。吉藏于中论疏中谓其代表人物为温法师,主张空“心”(不执着外物)不空“色境”。然据...

心华

喻指吾人之本心。以本心之清净譬于华,故称心华。经中每以“心华开敷”一语表示豁然大悟之意。[八十华严经卷六十...

心量

谓心起妄想,对外境起种种度量。此为凡夫之心量。如来真证之心量,则远离一切所缘、能缘,而住于无心。[楞伽经卷...

心塔

(一)密教之深旨,以众生之一心即为大日如来法性之塔婆,故称心塔。大日经疏卷六(大三九·六四七中):“梵音制...